${ title }
重點績效與 SDGs
${ title }
${ title }
提升供電穩定性
穩定供電與裝置容量
臺灣用電量屢創新高,台電肩負穩定供電使命,透過新設機組、再生能源並網、時間電價、需量反應及夜尖峰因應措施,確保尖峰備轉容量率維持8%以上,並精進傳統機組調度策略,提升整體供電穩定性。此外,針對核能機組,台電持續檢討運轉弱點、強化大修期間管理、改善與更新設備,並檢討當年度非計畫性事件,以確保核能機組安全穩定運行。

2022 ∼ 2024 年總發電量與占比
註:細項不等於合計係因四捨五入之故,不調整尾差
供電調度與可靠度
管理機制
定期檢討分析
- 定期召開「機電系統事件檢討會議」
- 定期召開「電力調度系統事件檢討會議」
落實風險管理
- 針對不同電力事件對供電調度穩定度與可靠度之影響,將「電力供應短缺影響系統穩定與安全」列為風險管控事件,依不同情境影響程度及量測標準決定風險等級,並訂定相關措施進行追蹤管控
- 每季定期追蹤檢討及執行情形
- 季末進行總檢討並訂定未來管控目標
培訓相關人員
- 儲備線上調度人員,辦理新進調度人員證照檢定考試
- 持照人員每三年通過一定再訓練時數得予以換照
確保核能安全
對於核能電廠之運轉,本公司一向秉持「深度防禦」(Defense-in-Depth)之核能安全運轉理念。關於「深度防禦」,本公司在實際做法上有以下防線。
01
事先之防護
事前根據各種極端狀況進行評估以及事前預防
02
減輕與消弭
減災避免放射性物質釋出至廠外
03
緊急應變準備
若減災仍無法成功防止放射性物質外釋,將採取防護行動,減少廠外之輻射劑量暴露
04
備妥機組斷然處置措施
依據各核能電廠現行耐震與防海嘯的設計基準,遵循緊急操作程序書與嚴重核子事故處理指引,擬定「機組特定重大事故策略指引」作為決策與操作的依據;平時則作為人員訓練與演練的規範

提升供電可靠度
台電致力於提升電力系統的管理效能,主要聚焦機組妥善率的提升。這包含預防性維護、定期檢查以及針對發電機組弱點進行改善,預防潛在問題並有效降低機組故障率。
台電目前表現供電可靠度的指標為每戶停電時間(SAIDI)及每戶停電次數(SAIFI);2023 年全年度每戶停電時間為15.225 分鐘,每戶停電次數為0.186次。台電近年推動配電系統強韌計畫,配電事故停電次數較2022 年降幅達近25%,台電將持續推動配電系統強韌計畫,以及全面饋線自動化系統,力求「停電更少、復電更快」,盡力降低停電對民眾的影響。
2022 ~ 2024 年供電可靠度實績表
平均停電時間
平均停電次數
2022 年 | 2023 年 | 2024 年 | ||||
目標值 | 實績值 | 目標值 | 實績值 | 目標值 | 實績值 | |
工作停電 | 12.176 | 11.298 | 12.103 | 11.292 | 12.063 | 11.325 |
事故停電 | 4.424 | 3.638 | 4.398 | 3.933 | 4.337 | 4.506 |
合計 | 16.6 | 14.936 | 16.5 | 15.225 | 16.4 | 15.831 |
2022 年 | 2023 年 | 2024 年 | ||||
目標值 | 實績值 | 目標值 | 實績值 | 目標值 | 實績值 | |
工作停電 | 0.064 | 0.057 | 0.065 | 0.056 | 0.065 | 0.055 |
事故停電 | 0.196 | 0.124 | 0.195 | 0.130 | 0.195 | 0.154 |
合計 | 0.26 | 0.181 | 0.26 | 0.186 | 0.26 | 0.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