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
重點績效與 SDGs
${ title }
${ title }
擴大數位應用
需量反應
台電自1987年起推動各項需量反應負載管理措施,以提供電費扣減為誘因之方式,鼓勵用戶在系統需要時配合減少尖峰用電,或將尖峰用電轉移至離峰時間,包含事先約定降載時段之計畫性措施(月選8日型、日選時段型)、供電吃緊時立即降載之即時性措施(保證反應型、彈性反應型)、由用戶自行出價競標決定回饋價格,得標後配合在指定時間減少用電之需量競價措施(經濟型、可靠型、聯合型)等,2024年並推動住商自動需量反應試辦方案。」

機械式電表

電子式電表

智慧電表

時間電價
時間電價是透過不同時段訂定不同費率,一方面反映不同時間之供電成本差異,另一方面引導用戶移轉或減少尖峰用電至離峰使用。台電自1979年起實施時間電價迄今逾40年,目前合計共16種時間電價方案,各類用戶皆有時間電價可以選用,其中,高壓用戶自1989年起已全面採行時間電價,低壓用戶則為自由選用。另因應電力系統需要以及提供用戶多元選擇,台電公司持續精進和推動時間電價。

推動電動車
台電參考國際作法,整合電動車充換電需求,促進充電樁建設與電動車市場發展,同時 兼顧電力系統穩定。台電推出「電動車充換電設施電價」,並配合政策放寬集合住宅充電設備用電申請標準。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台電共受理7,109件電動車用電申請,完成送電5,142件。
台灣電力APP創新服務
持續擴大繳費管道及推播通知功能;針對低壓智慧電表用戶,新增視覺化用電圖表、未出帳用電量、費率試算、用電提醒與住宅用電分析等應用,貼近用戶需求,進而提升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