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循環經濟與生態共融-友善環境行動者-ESG 發展圖像-永續發展專區 - 台灣電力公司

loading 3
強化循環經濟與生態共融

實踐循環經濟

 

台電推動循環經濟研究,持續盤點發、輸供、配售價值鏈的能資源與潛勢物料,依「循環經濟策略藍圖」推動行動方案。未來將持續更新策略藍圖並規劃行動方案,促進落實執行。

空氣污染因應

研發推廣煤灰再利用與回收

台電煤灰 2024 年產量約達 180.5 萬公噸,為響應政府資源回收政策,除了投入研發與推廣再利用技術外,也加強生產管理。燃煤發電廠的煤灰可部分取代水泥、作為混凝土膠結材料,目前多已銷售給建築市場,成為資源循環再利用的典範。台電期望透過多元化利用,不僅提高回收率與附加價值,更配合政府「源頭減量與回收再利用」的理念,推動綠色能源及節能減碳。

推動循環營建

台電擁有大量基礎設施,在設計、施工、營運及除役階段推動循環營建,可提升資源效率並減少廢棄物,實踐循環經濟。為推動轉型,台電舉辦相關研習營與研討會,強化員工觀念。2023 年,台電整合成果制定了「循環營建推動指引」與「循環營建檢核表」,供新建與翻修工程參考。2024 年,台電在「訓練所第一宿舍整修工程」 導入循環營建理念,作為未來新建建物推動循環營建的參考,落實永續營建。

珍視生物多樣 降低營運對環境的影響

面向 重點作為與成果
整體策略規劃 台電以降低營運對環境影響為核心,推動生態共融,透過環境管理、利害關係人溝通及多元行動方案,強化社會與環境貢獻。為因應全球生物多樣性議題,主動提出承諾,確保開發與營運行為符合法規,並依敏感區域採取迴避、縮小、減輕與補償措施,落實保護行動。
治理與管理機制 在公司永續發展委員會下設立「永續環境推動小組」,每年追蹤生態行動成效,並由專責部門召集相關單位,跨部門溝通與執行,建構從政策到現場 的管理流程。同時,積極蒐集利害關係人意見,依據調查結果滾動檢討相關行動策略,確保議題推動具體落地。
行動成果與前瞻布局 台電強化內部教育訓練,提升各層級人員在環境保護與自然保育之素養,對外也積極掌握全球發展動態,開展國內外溝通對話。2024 年已辦理外部專家諮詢會議,凝聚自然環境與永續發展連結的建議,強化內部橫向整合推動,規劃 2025 年將持續發展電力設施生態共融專案,形成企業內部之保育區域,此外台電規劃參照國際 TNFD 準則趨勢及規範,配合推動,以及建構相關方法論,開展自然與生物多樣性風險評估作為,確保揭露品質與接軌國際規劃。

珍視生物多樣 降低營運對環境的影響

面向 重點作為與成果
整體策略規劃 台電以降低營運對環境影響為核心,推動生態共融,透過環境管理、利害關係人溝通及多元行動方案,強化社會與環境貢獻。為因應全球生物多樣性議題,主動提出承諾,確保開發與營運行為符合法規,並依敏感區域採取迴避、縮小、減輕與補償措施,落實保護行動。
治理與管理機制 在公司永續發展委員會下設立「永續環境推動小 組」,每年追蹤生態行動成效,並由專責部門召集 相關單位,跨部門溝通與執行,建構從政策到現場的管理流程。同時,積極蒐集利害關係人意見,依據調查結果滾動檢討相關行動策略,確保議題推動具體落地。
行動成果與前瞻布局 台電強化內部教育訓練,提升各層級人員在環境保 護與自然保育之素養,對外也積極掌握全球發展動態,開展國內外溝通對話。2024 年已辦理外部專家諮詢會議,凝聚自然環境與永續發展連結的建議,強化內部橫向整合推動,規劃 2025 年將持續發展電力設施生態共融專案,形成企業內部之保育區域, 此外台電規劃參照國際 TNFD 準則趨勢及規範,配合推動,以及建構相關方法論,開展自然與生物多樣性風險評估作為,確保揭露品質與接軌國際規劃。
 

亮點生態共融案場

 
南灣珊瑚

南灣珊瑚

台電積極響應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育,在恆春南灣推動珊瑚礁復育與生態研究。與學術機構合作,透過長期水下監測、植珊瑚及病害防治,恢復豐富多樣的珊瑚生態系,推動海洋永續保育典範。

飛鳥電廠與永安濕地

飛鳥電廠與永安濕地

永安濕地位於興達電廠區內,是重要候鳥棲地,台電劃設41.25公頃保護區並調控水位,自2010年起蒐集逾50萬筆生態資料,鳥種超過160種,黑面琵鷺數量10年增4倍並觀察到候鳥留鳥化。結合科學管理與在地教育,打造全台首座環境部認證火力電廠環教場所,2025年舉辦候鳥季暨揭牌活動,並推出獲國際肯定的紀錄片《飛鳥電廠》,持續推動生態共融與環境保育。

協和電廠水下珊瑚巷

協和電廠水下珊瑚巷

協和發電廠消波潛堤區因管制免受干擾,成為珊瑚良好棲息環境,展現電力開發與生態保育共存可能。該區珊瑚雖曾引發填海爭議,也彰顯台電對海域珊瑚保育的成效。


 
訂閱電子報

必填

必填

信箱格式錯誤

確認送出

傳送中

已送出

送出失敗

請檢查您的網路環境,並重新送出,如持續發生請洽網路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