瑚光珊色
認識珊瑚白化
珊瑚白化最嚴重的一年發生在2020年,也是台灣有史以來海溫最高的一年。台灣在1998年發生第一次珊瑚大白化事件,至2020年已經第7次了。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珊瑚白化。珊瑚是由無數隻珊瑚蟲組成,珊瑚蟲需要共生藻行光合作用來獲取養分。珊瑚可能只有部分群體白化,部分群體仍然健康 但當環境的緊迫讓珊瑚感到壓力更大時,珊瑚就會整個群體白化。
珊瑚白化不代表死亡,其實就像我們人類生病一樣,只要環境恢復共生藻就有"可能"重新回到珊瑚的體內,但有一些珊瑚白化較嚴重,還沒有等到共生藻回到體內就死亡了。珊瑚部分死亡的組織分解產生出營養鹽,裸露的珊瑚骨骼如被藻類覆蓋則無法復原。海水升溫只是造成珊瑚白化的原因之一,另外還有人類排放的廢水、海廢覆蓋,海岸開發造成海裡泥沙增加都可能造成珊瑚白化。珊瑚就像魚類的家,若沒有了家,還能怎麼生活呢?
微距拍攝: 海蛞蝓
墾丁海域具有許多不同種類的海蛞蝓,牠們各有各的特色與特徵。今天來教教大家如何分辨海蛞蝓。這是裸鰓目海蛞蝓,俗稱「海牛」,如同名子,牠們的鰓是裸露於體背上,就像一朵綻放的小花,相當起眼;而頭部如牛一般長著兩隻角,這是牠們的觸角,用來感應周遭環境,喜歡吃海綿、海葵、海鞘、苔癬蟲等,並且將其轉化成體內的毒素作為防禦。常見的體型約2-4公分,但牠們也能長大至15公分,甚至最大到60公分。
這是同目但不同科,俗稱「皮卡丘」,特徵是觸角旁的寬大附肢,當然還有自身顯眼的外型。這隻也是同目但不同科,俗稱「泡泡龍」。屬於肉食性,以其他海蛞蝓為食。白色球狀突起物相當好認。這隻是俗稱「西班牙舞孃」的海牛。遭遇到危險時,會擺動身體周圍的外膜游泳逃離。如同舞孃揮舞著紅色裙擺,在海裡舞動。這隻則是不同種類的海蛞蝓-囊舌目海蛞蝓,俗稱「海天牛」。牠們沒有裸鰓目海蛞蝓的那朵小花。大多為草食性,許多種類甚至只吃特定藻類。牠們利用口中的「齒舌囊」吸取藻類裡的汁液,盜取藻類裡的葉綠體並占為己有,是少數能行光合作用的動物。這隻是同目不同科,俗稱「小綿羊」。體型約1公分,相當小。以後潛水時可以找找牠們喔。
2020年珊瑚大白化事件Ⅰ:南灣珊瑚礁受損狀況
2020年是台灣有史以來海溫最高的一年,也是珊瑚大白化最嚴重的一年,自1998年台灣第1次珊瑚大白化事件以來,至2020年已經發生7次珊瑚大白化,量化海洋熱壓力的一項重要指標「週熱化度數(DHW)」,當數值超過4會造成珊瑚大白化,超過8則會造成珊瑚大量死亡,在2020年 DHW高達16.6,相較於過去第二高的1998年10.9 高出不少。
如此高的熱壓力造成恆春,5米深的淺區珊瑚礁有5~9成珊瑚白化,3~8成的珊瑚在這次白化事件中死亡,後壁湖的溫度與白化率不是最高,但珊瑚死亡率卻居冠,這些珊瑚大量死亡之後會釋放出營養鹽,造成藻類快速爆發,進而影響其他珊瑚,有趣的是出水口受核三廠溫排水影響,水溫高於其他地點1~2度,但白化率與死亡率皆不是最嚴重地點,顯示出水口的珊瑚因為長時間處於相對高溫的環境,已經發展出對環境熱韌性。
另外,在10米深的深區珊瑚礁只輕微受到熱浪影響,不到1成的珊瑚白化且白化事件後珊瑚覆蓋率反而快速上升,原因為在過去深礁區限制珊瑚生長的主要因子為低溫,但在全球海溫上升與區域性的熱浪來臨時深礁區反而成為一個天然的珊瑚庇護所,提供淺海珊瑚礁一個適合生長溫度適宜的生活環境。
海洋中的有毒生物-魚類Ⅱ&海蛇
梭魚大多棲息在珊瑚礁外側,潮流暢通的區域,大部分的巴拉金梭魚亞成體行群體生活,數以百隻的梭魚聚集在一起,長大後便喜歡獨自活動覓食,巴拉金梭魚在梭魚家族中體型最大,最大體長可以達到200公分,金梭魚以肉食為主,具有銳利的牙齒,也因為食物階層的關係,位居食物鏈頂端的獵食者通常累積較高毒素,金梭魚的筋肉可能含有熱帶海魚毒,中毒症狀初期口部周圍會產生顏面神經麻痺,嚴重者會有酒醉感,四肢也會伴隨著麻痺感,症狀通常會持續1~2天,嚴重者在數天內就會自行恢復。
鰻鲶是著名毒魚,坊間流傳「一魟二虎三沙毛」,其中排行第三的沙毛,指的就是鰻鲶,雖然排行第三,但因為常見,而且毒性也不容小覷,很是讓漁民頭痛,胸鰭與背鰭都有一根含有毒腺的硬棘,被刺傷的話會如燒燙傷般疼痛,嚴重的話甚至會產生胸痛,血壓降低等症狀,海蛇毒的毒性是陸生毒蛇的50~70倍,屬於神經毒,如被咬當下並不會疼痛,但8~15小時開始有肌肉無力與麻痺感,嚴重的話在48小時內會出現呼吸麻痺,心律不全,甚至可能致死,就算被救回,也會造成永久性腎臟損傷、肌肉無力等後遺症,慶幸的是大部分海蛇並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因此只要保持距離就能確保安全。
海洋中的有毒生物-魚類Ⅰ
珊瑚礁生態系中的魚類相當豐富,珊瑚礁魚種數更高達1500種以上,部分的魚類生活史或多或少都與珊瑚礁脫離不了關係,但珊瑚礁占總海洋面積僅約0.2%,在生物量如此密集的生態系中,許多獵食者位處食物鏈高端,因此累積許多毒素,也有些魚類演化發展出,在體內產生毒素的機制來防禦天敵,鯙科魚類因為是食物鏈中的高級獵食者,因此在內臟與血液中通常都含有珊瑚礁魚毒,雖然珊瑚礁魚毒致死率非常低,但中毒者的恢復過程卻非常辛苦,中毒者急性多會造成腹瀉、噁心、嘔吐,慢性症狀多會疲勞、肌肉痠痛、頭痛等,因此減少食用珊瑚礁魚類魚毒含量高的魚頭與內臟。
許多河豚體內含有河豚毒素,而毒性強度多與季節、魨種有關,河豚毒素的來源主要是體內共生的桿狀細菌產物,通常毒素大多累積在卵巢與肝臟在河豚產卵期毒性較高,而肌肉與皮膚也含有少量毒性,因此請勿食用來路不明的河豚肉,若不幸中毒 症狀通常會出現唇舌與四肢麻痺、血壓與心律降低,症狀嚴重時甚至會造成生命危險,因此在食用河豚後出現不適應該要盡快就醫,盡快讓醫師診斷並治療,以確保自身安全。
海洋中的有毒生物-脊椎動物
海龜是海洋中的明星物種,每位潛水員在海裡面遇到大多會駐足拍照記錄,近年來保育意識日益抬頭,海龜的可見率更是越來越高,根據海保署調查,小琉球在2021年夏天更有高達800隻海龜出沒,即使如此,現今仍有獵食海龜的事件發生,然而海龜會引起嚴重食物中毒,甚至有多起因獵食海龜造成死亡的案例,海龜被列為一級保育類的物種,如有侵擾他們的行為,最高可是會被處100萬的罰鍰,臭肚魚是常見的食用魚,但他們的棘刺可是有毒腺,如被刺傷,患部會產生劇烈疼痛且持續1~2天,嚴重的話甚至會全身麻痺,因此遇到他們可要特別留意,和臭肚魚一樣棘刺有毒的的還有倒吊魚,倒吊魚尾柄有一堅硬的盾板,被捕獲時盾板像倒鉤一樣勾住魚網,魚呈倒立狀,所以才被叫倒吊魚,部分的倒吊魚背棘和盾板有毒腺,被劃傷的話也會產生劇烈疼痛,獅子魚霸氣的外表,告訴其他生物他可不好惹,獅子魚的背棘上含有劇毒被刺傷可是會痛不欲生,因為他們特化的毒棘,使他們幾乎沒有天敵,造成他們在加勒比海數量氾濫成災,值得慶幸的是他們肉質鮮美,所以在許多老饕的努力下台灣周邊沒有過量的跡象。
海洋中的有毒生物-棘皮動物
珊瑚礁生態系是許多海洋生物的棲所,許多生物發展出毒素保護自身免於獵食者的追捕與騷擾,本集將針對棘皮動物來做介紹,海膽是珊瑚礁中常見的棘皮動物之一,海膽體表覆滿棘刺,而棘刺的頂端則是像鑷子般的叉棘,如不小心被扎傷,叉棘容易斷在皮膚內,叉棘上的毒囊會注出毒液,造成嚴重的疼痛與紅腫,而且海膽的分布範圍廣,從潮間帶到深海都可見其身影,另外大部分的海膽在夜晚時較為活耀,因此在從事海域活動時要特別留意,避免被海膽或是其他海洋生物刺傷。
而另一種珊瑚礁中常見的生物-海星,同樣也具有毒性,棘冠海星體表佈滿堅硬的棘刺,刺上有海星毒素,會造成傷口劇烈疼痛且不易痊癒,如不小心被海膽或海星扎傷,可先用針將棘刺挑出,再用40~50℃溫水浸泡傷口,傷口可局部塗抹抗生素藥膏,如有必要也可施打破傷風疫苗,海參常見於沙地上,腹面有管足,具有爬行跟吸附的功能,海參的觸手會分泌黏液,能沾食底部小型附著藻和有機碎屑,外表看起來相當無害且可愛,然而海參在受到刺激後會噴出體內的居維氏體,海參大多數的毒素都累積在此,接觸到皮膚會導致發紅腫脹,如誤食則有可能引起失明,甚至死亡。
海洋中的有毒生物-刺絲胞動物
千孔珊瑚因為對環境耐受性高,是淺海相當常見的珊瑚物種,群體大多呈棕色,表面看似光滑,實際上卻暗藏危機,此種珊瑚的刺絲胞有劇毒,被扎傷後會伴隨刺痛與灼熱感,就像被火燒傷一樣,因此也有「火珊瑚」的稱號,花環肉質軟珊瑚生長在水深5~20 m,在水流較強的礁頂和礁斜坡常看見牠們的身影,群體呈金黃色或黃褐色,外型就像花環一樣,相當討喜,但此種珊瑚為了避免其他生物把他們當成食物,體內多含有軟珊瑚毒,如誤食會影響心臟與呼吸作用,使得體溫降低,而作為小丑魚庇護所的海葵,觸手和上皮層上都有刺絲胞,能保護小丑魚不被其他生物侵擾。
大部分的海葵毒性較弱,但如被扎到皮膚仍會疼痛、浮腫,嚴重的話會伴隨頭暈目眩,水母為了能在水層中有效率地捕捉獵物,刺絲胞通常有較高毒性,有些水母觸手相當長,例如遠洋水母、紅水母等,因此在春夏季水母容易爆發季節,從事水域活動時要特別小心留意,如被扎傷,可用大量海水將刺絲胞沖下,千萬不可用淡水沖洗,因為淡水會使刺絲胞破裂,如出現休克或是症狀加重則需要盡快送醫。
鹿角珊瑚-孵育型珊瑚
鹿角珊瑚是珊瑚礁常見且重要的物種,分枝型態加上強壯的骨骼吸引需多魚類棲息於此,大部分鹿角珊瑚的生殖方式為孵育型(brooding),孵育型珊瑚行體內受精,受精卵被保留在珊瑚體進行孵育,直到珊瑚幼生成熟後被排放出來,海生館珊瑚實驗室團隊目前也重點培育銳枝鹿角珊瑚作為種珊瑚,在團隊的努力下,已經能讓銳枝珊瑚在完全人工養殖環境下穩定排放珊瑚幼生,而這些珊瑚幼生也因為對環境非常敏感
被團隊作為生物檢測(Bioassay)材料,用來評估環境汙染的破壞與恢復程度,當這些珊瑚幼生找到合適環境後,著苗在基質並變態為珊瑚蟲,而這些珊瑚幼生對基質也相當挑剔,通常喜好長有殼狀珊瑚藻(CCA)的基質,團隊也透過異營餵食來提升珊瑚的生長率,而穩定餵食下的珊瑚對環境耐受性也顯著提高,而這些珊瑚蟲經過分裂生殖後,逐漸長成珊瑚群體,並不斷成長直到性成熟便開始排放精卵產生子代,通常一個生活週期需時2-3年,而在人工培育優化下能縮短一半時間,希望在海洋學家的努力下,能夠延緩珊瑚礁衰退速率,使的淺海寶貴的珊瑚礁資源得以保存。
鹿角珊瑚-珊瑚礁的先驅者
鹿角珊瑚是珊瑚礁生態系中常見的造礁珊瑚,因為其分枝狀的外型與鹿角相似故被稱為鹿角珊瑚,鹿角珊瑚對環境變動的耐受性較高,所以在珊瑚礁建立初期或是重新建立的階段往往扮演著先驅者的角色,鹿角珊瑚分枝型的型態也替海洋生物創造了躲藏的空間,一顆鹿角珊瑚群體裡頭經常住著數以百計的雀鯛家族,但隨著氣候變遷影響海洋熱浪接踵來襲,許多強壯的鹿角珊瑚也在一次比一次更嚴重的海洋熱浪中白化甚至死亡。
而這些白化或是死亡的鹿角珊瑚也使得魚類失去天然結構的保護,慶幸的是海生館珊瑚團隊已從珊瑚礁中盤點出耐熱的鹿角珊瑚,並進行重點培育 在人工優化的養殖系統中已能讓鹿角珊瑚快速穩定地生長,甚至在異營餵食的優化養殖下生長率能比野外珊瑚礁中的鹿角珊瑚高出1.5倍,經由團隊努力培養的耐熱型鹿角珊瑚,每個月更能週期性的排放大量珊瑚子代,為未來更具挑戰性的珊瑚礁復育邁出歷史性地一步。
珊瑚礁中的舞者-雀鯛
「雀鯛」廣泛分布在全球暖水域的海洋當中,更是珊瑚礁中數量最多、族群最龐大的魚類之一,根據統計全世界約有300餘種雀鯛,其中1/3能在台灣發現牠們的蹤跡,在核三廠進水口也住著數量非常龐大的雀鯛群集,有些是成群小範圍巡遊在水層覓食浮游動物的豆娘魚屬,有些則比較膽小害羞,喜歡與潛水員玩躲貓貓,而這類的雀鯛多以圓雀鯛屬與光鰓雀鯛屬為主,因為體型較小,所以平時成群結隊在水層中覓食,一旦發覺威脅便會快速躲到珊瑚裡,另外大家耳熟能詳的小丑魚也屬於雀鯛家族,小丑魚在珊瑚礁中多與海葵行共生行為,在族群中體型最大的為雌魚、體型次之的為雄魚和其他未成熟的稚魚,雌魚在礁石上產卵後會與雄魚輪流護幼直到小魚誕生,避免這些小生命在孵化前遭到天敵捕食。
臺灣海洋保育
臺灣四面環海,海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臺灣的地理位置相當獨特,位處黑潮、南海海流與中國大陸閩浙沿岸流交會處,造就了臺灣周邊海域得天獨厚的環境,海洋生物物種多樣性相當高,以珊瑚礁為例,石珊瑚約一千餘種,約一半以上的石珊瑚都可以周邊海域發現,具有造礁作用的石珊瑚也為臺灣沿岸造就了保護海岸線、增加海洋生物棲地等重要功能,根據調查有3/4以上的魚類在生活史中都與珊瑚礁脫離不開關係,近年來因為漁法的精進,我們捕撈魚類變得更科技化與規模化,臺灣的海洋漁業全球排名為19位,平均年產量更高達130萬噸。
但不管是沿岸漁業、近海漁業甚至遠洋漁業都普遍面臨捕獲量下降的問題,因為過漁加上氣候變遷影響,漁獲的大小、數量和種類數都逐年遞減中,近年上極端氣候影響,海洋環境更是首當其衝,在我們賴以為生的海洋遭破壞時,該是我們挺身而出來保育海洋,最簡單的方法是在我們挑選海鮮時可以參考以下三優先:一 、「以國產魚優先」,減少因運送魚獲增加額外的碳排量;二、「有標章優先」,優先選擇管理良好的野撈或養殖海鮮;三、「中低階優先」,食物鏈中低階海鮮重金屬含量也低,我們吃得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