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氣為一種燃燒後只產生水(H2O)、不會排碳的能源,其具有存量豐富且來源多樣化、對環境友善、燃燒效率高、可再生等各項優點。氫在自然界裡主要是存在於水或其他化合物當中,因此若要使用氫氣便需要從其他物質中提製,而根據產製氫氣的方式則可分為4種途徑:
認識氫能與氨能
能源轉型的策略與途徑是國際上的討論重點,在傳統火力發電轉型方面,由於氫能與氨能燃燒後不會排碳的性質,使其作為替代燃料的應用策略成為備受矚目的方案,目前已有許多國家投入「天然氣混氫燃燒」、「煤炭混氨燃燒」的技術發展,台電亦積極針對相關混燒試驗進行規劃。
混氫技術
發電原理
發電原理
台電作為
台電作為
燃氣機組混氫燃燒規劃
短期透過既有機組改裝進行小規模混燒測試。112年12月19日於興達電廠完成行氫氣5%效率測試,陸續將測試機組在不同條件下的發電效率,作為相關數據蒐集參考。
混氨技術
發電原理
發電原理
氨是用途廣泛的元素,一般應用於化學肥料為主,而作為燃料時,其具有不排碳、冷卻液態化的成本比氫氣更低並且便於運輸、適合燃煤機組轉型採用等優點。量產方式是以鐵為催化劑,將氮氣與氫氣於高溫高壓下合成為氨;與氫氣相同,氨根據製造途徑,也可分為:
台電作為
台電作為
燃煤機組混氨燃燒規劃
- 短期將以小規模混燒測試為目標。目前於林口及大林電廠各擇一部超超臨界燃煤機組進行5%燃煤混氨可行性研究。
- 中長期則視示範驗證結果,在穩定供電前提下,評估增加混燒比例、延長混燒時間及擴大實施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