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灣簡介

恆春半島沿岸有著臺灣最大的珊瑚礁規模,受惠於黑潮以及海床地形起伏造就的湧升流,使得南灣海域擁有良好的珊瑚生長條件,在此生活的珊瑚種類多達200多種,是無價的自然資產。
台電第三核能發電廠始建於1981年,秉持與在地環境永續共榮的決心,早從核三廠確定落腳墾丁南灣一帶時,台電即委託學者專家進行相關研究及研訂保護措施,並自1989年起持續委託國內學術研究單位,對南灣海域進行珊瑚礁調查、監測與培育計畫,數十年來對於週遭環境生態的維護從未間斷。
由於電廠需要汲取海水供機組冷卻,其排放的水溫高於一般海水,因此,週遭海域生態是否會受到影響,一直是學者專家、保育團體、民眾所關心的重點。有鑑於此,台電特別將核三廠出水口的導流堤設計成末端上揚的形式,使溫度較高的排放水只注入海洋表面,同時也設置兩具「熱稀釋泵」,當夏季溫度較高時可抽取更多海水,在排放前預先混合降溫,不致影響珊瑚礁所在的海底溫度。

南灣珊瑚礁生態

這是一張圖片

水下即時監測系統

台電在進水口的珊瑚保育基地設置海底鏡頭及水溫計,藉由網路即時影像資料庫的應用,成功建置世界上稀有且功能完整的海底珊瑚礁生態系即時監測系統,民眾不用親自潛入水中,即可在台電南部展示館欣賞核三廠進水口海域生態之美。
除此之外,台電也與海生館合作參與「珊瑚礁大使計畫」,透過水下即時網路攝影機作為遠距教學及研究之重要工具,結合屏東縣恆春國中、車城國中及美國加洲聖地牙哥San Diego High Tech Middle School兩地的學子們,利用模擬珊瑚礁的生態缸學習保護海洋生態的知識和技能。

這是一張圖片

核三廠進水口珊瑚礁生態

台電在核三廠進水口設有防波堤,目的是保護汲水機具免於颱風與強浪造成的物理性破壞,同時由於設有管制區禁止非相關人員進入,為進水口週圍海域創造出平穩、低污染、低人為破壞的環境,加上冷卻水機組汲取海水時產生的水流帶來充沛的營養源,因而創造出相當適合珊瑚生長的環境。
受到嚴格安全管制的進水口海域形成另類的海洋保護區,再加上專家學者經年累月的珊瑚培育,目前進水口海域內生態繁茂,成為生機盎然的海洋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