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廣昭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對於海洋保育的推廣不遺餘力,包括推廣海洋保護區、永續漁業、海鮮指南、建立臺灣魚類資料庫,以及多個國家生物多樣性資訊網等。
01
淺談海水魚保育-從龍王鯛復育談起
今年七月報載東港的龍佃海洋生物科技中心公司在去年底成功的繁殖孵化了將近三千尾龍王鯛的魚苗。如果能夠放流這些人工繁殖的魚苗,將可直接復育這種瀕危的珊瑚礁保育類魚種,可為潛水遊憇活動帶來更多的商機。
但不少國內外學者,包括曾將龍王鯛成功地列入CITES第二類保育類動物的推手,香港大學Yvonne Sadovy教授在內,都持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目前人工繁殖的種源或遺傳基因是來自於印尼的族群,可能會有基因污染的問題,而且引入和放流此物種的種苗是很複雜的工作,應審慎為之。IUCN曾在2013年出版過一本《再引入及其他保育遷移準則》可供參考。
02
首先要問:進行繁殖及放流工作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是為了保育或復育,那麼一定要先確保放流的海域能受到有效的保護,放流的時間、地點和年齡需先經過完整的評估,以及放流後的效益也需要被追蹤和評估。更何況目前在全球也還缺乏類似放流成功的案例。如果𧗾量目前台灣的現況,是根本還不符合上述放流條件的。所以這些民間已繁殖的幼魚,大概最多只能夠提供教育研究和展示之用而已。海委會的海洋保育署在今年8月21日就特別召開了龍王鯛保育和復育的專家諮詢會議,最後的結論也是如此。 在台灣共有3,300多種海水魚類,其中被列入保育類的海水魚類只有8種。大多是軟骨魚類,只有兩種是生活在珊瑚礁區的硬骨魚類,也就是隆頭魚科(Labridae)中的龍王鯛和鸚哥魚科(Scaridae) 中的隆頭鸚哥魚。龍王鯛的正式或官方的中文名稱是「曲紋唇魚」(Cheilinus undulates) (圖1)。
牠的體重可達200公斤,體長超過2公尺,是珊瑚礁魚類中體型最大的魚種。在全球六百多種的隆頭魚中,其他的種類平均不過15-20公分,只有牠有巨無霸的體型,所以稱它為「龍王鯛」一點都不為過。「拿破崙魚」(Napoleon Wrasse; Humphead Wrasse) 和「蘇眉」是牠另外兩個俗名,前者是因為牠在成年之後額頭會隆起,造型像是拿破崙帽子(圖2)。後者則是因為在牠眼睛旁邊有似眉毛般黑色的細紋(圖3)。
曲紋唇魚並非水族觀賞魚類的寵兒,但何以牠最先被列入瀕危物種?主要是因為牠體型大丶4~6歳才會性成熟、壽命長達30~50歲;而且肉質鮮美。小型魚因肉質特別細嫩,所以也難逃毒手,以致於大小都被通吃。再加上牠肥厚的唇部,是老饕們的最愛。這些特質卻使它們更容易招來殺身之禍(圖4)。
牠的地理分布範圍雖然遍佈整個印度太平洋的熱帶珊瑚礁海域,包括台灣南部的墾丁及幾個離島,但是在許多地區包括台灣的數量卻越來越少(圖5)。因此IUCN早在2004年就將牠列為瀕危物種。《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在同年也列入附錄二的物種,予以嚴格的保護。
帛琉早在2006年就予以禁捕。農委會林務局則是在2014年才把它列入野生動物名錄中的第二類,禁止捕撈及買賣。如有違法,可罰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罰金30萬至150萬元罰鍰。海洋委員會及海洋保育署在2018年4月成立之後,在2019年也把它列入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之中。 這麼高貴又稀有的魚,照理也應該有人會嘗試去繁養殖。的確,聽說在馬來西亞、印尼丶大陸或是台灣都有業者作過嘗試,也有成功的報導。但是因為龍王鯛的成長很慢,餌料轉換效率也不高,所以為了食用的養殖並不划算。還不如留在海裡,讓大家用潛水的方式去欣賞牠們,反而能為當地的漁村帶來更多經濟收益。在國外的海洋保護區中,大型的曲紋唇魚是最吸引人的明星物種,常常會尾隨著潛水員來討食物吃,模樣憨厚可愛,成為水中攝影最佳的模特兒。 筆者今年和兒子和孫女到帛琉潛水就很輕易地看到龍王鯛(圖6)和隆頭鸚哥魚在海底悠遊。這是因為帛琉政府在2015年頒佈它80%的國家海域為帛琉國家海洋保護區(Palau National Marine Sanctuary),完全禁漁,才能夠讓這種身價不凡的大型魚類和許多在台灣已經消失不見的珊瑚礁魚類在那裡成群的出現。帛琉海底的美景被譽為上帝的水族箱,真的是百聞不如一見。
更令人讚嘆的是那裡的珊瑚的覆蓋率都在80%以上。最近Nature communication有一篇文章報導除了大法螺之外,龍王鯛和大型板機魨也是棘冠海星的天敵,可以掠食和控制棘冠海星的爆發。換言之,劃設海洋保護區保護好龍王鯛等會掠食棘冠海星幼苗的魚類,維持生態系的健康才是治本之道 (Kroon et al., 2021) ,靠潛水方式去移除只能治標,可以應急但難以持久。
03
保育海水魚類的有效方式
其實保育海水魚類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劃設海洋保護區,並能落實有效管理和取締。特別是要將曲紋唇魚目前在台灣還有出現或僅存的棲地劃為海洋保護區的核心區,也就是完全禁漁區,並能有效管理,讓本地的族群或由台灣鄰近海域自然擴散或補充來的個體可以有機會存活及成長,也可避免引進印尼等國外種魚或繁殖的種苗來野放有遺傳結構有差異的爭議。 由於龍王鯛有4-6週的遠洋性魚卵和仔魚的漂流階段,顯示這種魚的擴散能力很強,在族群之間也具有高度連接性的潛力。因此只要台灣的珊瑚礁棲地能恢復健康良好,它的魚苗還有機會從鄰近的國家或地區自然擴散而來。 筆者在執行台電公司所委託的核三廠進水口內珊瑚礁魚類群聚變遷的研究計劃時,也曾經在2021~2023間陸續看到過三次,幾尾體長大約為15~20公分的幼魚(圖7、 8),並非如外界所言,在台灣的海裡,只看到龍王鯛的大魚看不到小魚。
核三廠營運至今已經超過40年,由於進水口受到嚴格管制,除了學術研究之外不准任何人進入,所以那裡面的珊瑚礁長得非常茂盛,魚類的種類和數量多的驚人,儼然成為台灣最好的海洋保護區。但因為原來建造進水口的目的並不是要來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所以根據國際上最新的定義它是屬於另類的保護區,也就是「其他有效保育措施的區域」(Other Effective Conservation Measures, OECM)。核三廠進水口的「雀鯛公寓」也是台電今年4月23日擧辦環境月時所推出的八個電廠是八個準OECM的場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