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倫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暨公共事務研究所副教授
現任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暨公共事務研究所副教授,同時兼任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長期關注國際環境與氣候政治議題,推動環境外交及台灣城市、青年在國際氣候議題的參與。研究專長為:國際環境政治、能源與氣候政策、審議式民主、後實證政策分析、永續城市與民主治理。
01
概要
氣候變遷以及淨零碳排的全球倡議是當代人類文明發展的關鍵挑戰。本文認為,淨零轉型不僅是能源技術的轉換以及產業結構的轉型,生活與社會面的轉型至為關鍵,透過民眾日常生活的行為改變及參與,減少碳排放與碳足跡,是啟動大規模、長期淨零轉型的核心策略 [1]。透過運用行為科學的理論與實證經驗,鼓勵民眾改變既有行為模式,針對不同社會脈絡情境,以及經濟社會要素,設計需求面管理的減碳政策及方案。簡言之,民眾能源使用行為改變的方案與政策設計,對於全球邁向淨零轉型的貢獻深具潛力。
註釋 |
[1] 林子倫、李宜卿、周素卿,(2021),〈淨零轉型的知識與行動架構:臺灣知識社群研究圖像的檢視〉,《台灣能源期刊》,第八卷第四期,頁297-316。 |
02
國際趨勢
近年來,呼應淨零碳排的全球趨勢,除了聚焦關鍵的能源部門以及產業部門的轉型路徑,諸多國際研究報告特別強調透過能源消費之行為改變以及需求面管理,以達成淨零目標之重要性。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於2018年發佈之《地球暖化1.5°C》(Global Warming of 1.5 °C)特別報告 [2],提及未來若要有效控制全球升溫,必須鼓勵民眾在食衣住行生活型態的行為改變,特別是透過創新與數位智能科技的導入,可以有效減少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 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於2021年公佈《全球能源部門2050淨零排放路徑》(Net Zero by 2050: 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 [3],報告中提出400多項部門與技術措施之減碳建議,IEA認為,透過行為改變,降低能源服務需求以及各部門活動之能源密集度,將可有效促進能源部門的轉型。根據IEA估計,在淨零排放的情境下,行為改變與設備效率改善,可具有8%的減碳效果;如果積極改變行為,至2050年,將可降低全球10%的能源需求。2022年4月,IPCC發佈第六次評估報告(AR6)的第三工作小組(WG3)之決策者摘要中也提及,若能有效地進行需求面管理,包括建築、交通、資通訊基礎建設、以及民眾的行為改變等,至2050年,將可促成5%的溫室氣體減量貢獻 [4]。 換言之,各國在實踐淨零目標的過程中,應積極鼓勵民眾於各種生活層面中的行為落實,讓民眾成為淨零轉型過程中關鍵的一環,而非僅被動接受轉型的過程。
註釋 |
[2] IPCC (2018). Global Warming of 1.5°C. https://www.ipcc.ch/sr15/download/#full |
[3] IEA (2021). Net Zero by 2050, IEA, Paris https://www.iea.org/reports/net-zero-by-2050 |
[4] IPCC (2022). Climate Change 2022: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I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https://www.ipcc.ch/report/ar6/wg3/about/how-to-cite-this-report/ |
03
能源使用之推力設計案例
一般人由於生活的慣性,行為改變並不容易,往往需要透過相關誘因與機制的導入,協助民眾進行改變。近年來,奠基於行為經濟學的研究,Richard Thaler以及Cass Sunstein兩位學者提出「推力」(Nudge)的概念 [5],讓民眾在保有選擇空間的情況下,不透過金錢誘因,而是透過引導或是輕推(Soft Push),做出適切的行為。當然,不同的環境條件,將會影響民眾改變行為的困難程度,因此相關影響行為的「推力」措施,必須針對不同地區的社會文化脈絡與特性設計出適當策略,以帶動或促進行為改變。以下透過兩個案例,說明如何透過推力的設計概念影響能源使用行為。
一、南非西開普敦的公有建築節電行為實驗
南非西開普敦政府(Western Cape Government)於2012年啟動了「智慧節電計畫」(Too Wise To Waste),目標在解決政府大樓電力使用量高於產業平均標準1.5倍的情況。南非西開普敦政府結合智庫「ideas42」,以及開普敦大學進行合作,希望了解政府大樓內部電力使用狀況,探討節電效果不彰的原因。研究結果發現,節電不彰的原因包括:員工不清楚關閉電器是誰的責任;未認知到個人行為可以為環境與節電帶來貢獻;忘記關閉電器;以及不了解他人電力使用情況,使得提升能源效率缺乏參考指標等。 在發掘出上述問題之後,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行為科學實驗,透過發送電子郵件,來測試不同信件內容對於節電行為的影響,信件內容有以下種類: (1) 提供資訊:透過電子郵件提供節電資訊,讓員工可以容易地採取行動; (2) 具針對性的提醒郵件:在特定或重要的時間點(例如:週五下班前或是連假前)發送郵件,提醒員工節電; (3) 同儕競爭:將不同樓層的用電數據提供給員工,並進行比較,藉以激勵相關節電行為。 (4) 任務分配:在信件中明確指示特定員工一天中的特定能源任務,例如在下班前關燈。而且透過指定工作,員工可以知道誰沒有達成任務。 此行為科學實驗於選定的政府大樓內進行,每層樓分別裝設兩個智慧電表,每半小時收集一次能源使用數據,實驗時間為期兩年,共有991名員工參與。 綜合實驗結果發現,在未提供經濟誘因之下,不同信件內容帶來不同程度的節電效果:透過提供資訊與提醒,可有2%的節電效果;採取同儕競爭方式,節電效果可以提升至9%;但是如果透過樓層間競爭輔以強力節電倡議行動,則可帶來14%的顯著節電效果 [6]。
二、瑞士綠電預設選擇實驗
瑞士的電力公司就曾於2009年與2016年分別進行預設再生能源供電實驗方案,針對二十萬戶家戶,以及八千間企業進行,研究結果指出,其中有八成的用戶持續維持預設再生能源供電方案。受試的兩間瑞士電力公司,A公司原本提供用戶兩種電力購買方案,分別為傳統電力方案與再生能源電力方案。在傳統電力方案中,電力主要來自於核能或是化石能源;而再生能源電力方案,主要來自水力、風力及太陽能。在實驗之前,A公司的消費者只有少數購買再生能源方案。B公司原本提供用戶三種電力購買方案:傳統電力方案、再生能源方案,以及進階再生能源方案。在實驗開始前,B公司的大多數消費者選擇傳統電力方案。 實驗開始後,兩間電力公司分別通知傳統方案之用戶,第二年開始將預設提供再生能源電力方案,同時也通知原本已經購買再生能源電力方案的用戶,將提升至進階再生能源電力方案,換言之,兩間電力公司各自皆提供三種電力供應方案,並開放給用戶改變預設值的退出權利(Opt-Out)。而與傳統電力方案相較,最新的電力預設方案將會提高家戶與企業的電力使用成本。 研究結果顯示,實驗之前有97%家戶使用傳統能源方案,僅有3%家戶購買再生能源方案,在實驗開始的第二年後,有15%家戶使用傳統電力方案,有83%家戶使用預設的再生能源方案,更有2%家戶購買進階再生能源方案。代表預設選擇方案,帶來相當大的效果與影響力。至實驗的第六年,仍有八成家戶持續購買再生能源電力的方案。而另一間電力公司的實驗也獲得類似結果,導入預設綠電方案實驗一年後,仍有88%的家戶持續選用再生能源電力的方案 [7]。
註釋 |
[5] Thaler, Richard H. and Cass R. Sunstein (2008). 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
[6] ideas42 (2018). Saving Power in a Tower: Chang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 to reduc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 a large office building. https://www.ideas42.org/wp-content/uploads/2020/03/SA-Conservation-Brief.pdf |
[7] Liebe, U., Gewinner, J. & Diekmann, A. (2021). Large and persistent effects of green energy defaults in the household and business sectors. Nature Human Behaviour 5, 576–585. |
04
結語
上述兩則案例,一是透過即時、簡潔明瞭的資訊提供;另一是建立預設綠電選擇方案,都帶來了顯著的節能以及提升再生能源電力使用之效益。案例的經驗顯示,在適當的時機與環境中,如果讓電力使用者了解用電狀況與長期趨勢,並透過快速簡易的提醒與資訊回饋,以及適當的再生能源預設供應選項,將可有效促進行為者改變用電的習慣。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之實現,不能僅依賴能源技術轉換及產業轉型,善用推力的政策與生活設計,可驅動更全面的社會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