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好植地.建構找地種樹的協作平臺


2022.07.12
劉哲瑋

劉哲瑋

臺灣好植地專案召集人、社群參與者

任職於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並持續以社群志願者的身份,參與「臺灣好植地」、「碳匯城鄉」、「公有地大行動」、「都市農耕網」、「資料申請小幫手」、「g0v零時政府揪松團」等開源專案與社群行動。

01

臺灣好植地.建構找地種樹的協作平臺

「種樹綠化」是公私部門都可以投入的環境工作,面對全台灣尺度範圍,我們需要透過明確的輔助工具、用地查找平臺,有效媒合土地管理單位與植樹單位,並提高植樹工作回應國土環境、樹種的適切性評估。

02

公部門植樹政策類型概況

行政院於2020年透過全國植樹工作會議,綜整各機關部會植樹與綠化任務,涵蓋各類型的綠地型態,包含國有林地、保安林,公共設施相關的道路綠化用地,都會地區的公園綠地與校園環境,以及圳路與水環境相關的綠地等;也加強國內原生樹種與苗圃供應事務,以及公共工程制度回應原生樹種與綠化等規範。

行政院透過全國植樹工作會議,綜整各機關部會植樹與綠化任務。圖片來源:全國植樹工作會議文件,劉哲瑋整理提供。
行政院透過全國植樹工作會議,綜整各機關部會植樹與綠化任務。圖片來源:全國植樹工作會議文件 [1],劉哲瑋整理提供。

除了公部門主動投入植樹之外,部分單位亦主動釋出公有土地,期待與民間組織合作植樹。於2020年成立的民間專案「臺灣好植地」專案社群,主動彙整各縣市及機關政策資訊,建立一站式查找網頁,讓社會各界有意願投入公益植樹的單位,可以依照縣市、綠地區位類型(林地、道路綠帶、工業區綠地等),聯繫相關部門,洽談合作綠化的方案。

臺灣好植地社群主動彙整各縣市及機關,已提出與民間合作綠化植樹的政策窗口。圖片來源:劉哲瑋整理提供。
臺灣好植地社群主動彙整各縣市及機關,已提出與民間合作綠化植樹的政策窗口 [2]。圖片來源:劉哲瑋整理提供。

03

可植樹地點的資料分析方法與政策驗證

臺灣好植地專案社群成員,更進一步探討「哪些地點適合增加喬木綠化?」、「如何促進公部門與社會公益植樹資源有效媒合?」等兩個議題,並透過資料與媒合地圖等方法,提出解決方案,並與桃園市政府合作驗證,目前已納入市政府綠化政策的執行措施。 團隊成員首先使用衛星圖資分析全臺灣綠資源覆蓋程度,再搭配國土利用調查中的公共綠地地理資料,找出全台約2,700處尚可新植喬木的永久型綠地地點,並與林務局合作查找各地點之管理單位名稱,呈現於線上地圖。

臺灣好植地社群已盤點全台約 2700 處潛力植樹地點。圖片來源:劉哲瑋整理提供。
臺灣好植地社群已盤點全台約 2700 處潛力植樹地點 [3]。圖片來源:劉哲瑋整理提供。

桃園市政府養護工程處參考臺灣好植地專案理念與分析方法,以桃園市範圍進行用地盤點成果,並建立民間植樹媒合流程。透過個案落實驗證政策業務的可行性(110年度已與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台積電)共同合作於桃園市10處以上公共綠地規劃並種植原生喬木),過程中成功媒合中央機關單位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管理土地、地方政府桃園市轄管土地等,綠地類型涵蓋都市公園、崖線鄰近綠地、河濱綠帶等桃園特色地景。 市政府同步建置「森愛桃園」網站,提供公益植樹政策簡介、民間參與流程,並且提供可植樹用地查找地圖,持續媒合民間企業與在地團體,辦理企業公益植樹與綠資源保育等合作事項。由此可見政府單位可運用圖資分析與圖台建置,有效結合民間公益植樹的意願與資源,共同促進公共綠地綠覆率提升。

桃園市政府第一年度盤點出約 300 處可與民間團體合作植樹的土地。圖片來源:劉哲瑋整理提供。
桃園市政府第一年度盤點出約 300 處可與民間團體合作植樹的土地 [4]。圖片來源:劉哲瑋整理提供。

04

民間投入植樹綠化的方式與案例

從民間的角度,以下區分出四種植樹行動的籌劃方式,主要差異在於公部門與民間資源之間如何相互分工、合作。舉例來說,民間團體是否實質認養與經營一處可植樹綠化用地,或是,以專款資助方式交由公部門的植樹單位執行。

方式一:認同永續理念的品牌方,邀請民眾透過日常消費行為支持公益植樹捐助資金

此方案主要考慮到植樹勞務工作有其專業門檻,民間品牌則發展出大眾可以用日常消費、參與行銷活動等方式,品牌端將民眾所投入的量能,轉化成資助植樹的經費額度,藉此將公眾對於植樹的意願,形成具體的資助經費,代為捐助給國際或國內的植樹業務單位。 此概念的具體案例類型十分多元,包含民眾填寫市場調查問卷,品牌方則捐助種植一棵樹所需要的資金,或是消費者的日常金融消費、購買活動票券、購買產品與服務等,透過額度換算,提撥一定公益經費至植樹造林工作。

好植地社群已彙整企業品牌企劃結合植樹的案例,民眾日常消費成為植樹資助來源。圖片來源:劉哲瑋整理提供。
好植地社群已彙整企業品牌企劃結合植樹的案例,民眾日常消費成為植樹資助來源 [5]。圖片來源:劉哲瑋整理提供。

方式二:以專款認捐方式資助植樹單位

專款認捐的模式,可分為三種可接受捐助的對象類型,包含國際植樹組織、國內民間植樹組織、國內公部門林務與綠化單位等。例如農委會林務局依照「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接受捐款執行認養植護樹與野生動物保育作業要點」,民間可捐款至各地林區管理處的指定專戶,並指定經費的使用用途,再接續由林務局以及各地區的林區管理處,代為執行具體的造林與維護工作。 各地區的林管處會依照近年規劃中的林務工作事項,提供給民間捐助單位評估認捐,例如友達永續基金會結合地區組織台南新芽,與林務局嘉義林管處合作臺南市山區坡地植樹工作,此種植區位地點是以林務機關單位依據近期工作需求而提出,其植樹用途可減緩山區土砂流失與穩固道路邊坡等效益。

友達永續基金會結合地區組織台南新芽,與林務局嘉義林管處合作臺南山區坡地植樹。圖片來源:劉哲瑋授權提供。
友達永續基金會結合地區組織台南新芽,與林務局嘉義林管處合作臺南山區坡地植樹。圖片來源:劉哲瑋授權提供。

方式三:聘僱植樹綠化專業團體,提供植樹規劃與執行服務

民間單位亦可聘僱植樹綠化專業團體,與公有土地管理單位洽談公益植樹合作,可分為以下推動步驟: (1) 步驟一:查看用地位置,了解公有土地的環境特性; (2) 步驟二:聯繫用地管理單位,了解用地近期植樹需求; (3) 步驟三:與管理單位共同至現場會勘,確認環境營造方案; (4) 步驟四:公益植樹單位提出植樹配置方案,與用地相關單位確認; (5) 步驟五:依照合作內容,執行植樹綠化及養護工作。 舉例來說,桃園市政府協助台積電投入桃園市範圍內的公共綠地植樹,台積電亦發揮本身於廠區綠化與品管專業,聘僱專案植樹綠化團隊,包含選用原生樹種、主動負責養護工作等,並且因應不同的植樹地點,考量其綠地本身的特點進行植栽配置設計,像是針對大溪河濱公園,延續休憩公園本身的景觀設計,故種植的位置挑選公園休憩步道沿線,充實綠道遮蔭的效果;另外在工業區內的綠地類型,則以提升綠地綠覆率與樹冠連續性作為配置方案。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投入桃園市多個公共綠地植樹工作,並負責養護期間之巡檢與澆灌等事務。圖片來源:劉哲瑋授權提供。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投入桃園市多個公共綠地植樹工作,並負責養護期間之巡檢與澆灌等事務。圖片來源:劉哲瑋授權提供。

方式四:透過多年期土地認養,營造在地中長期環境參與模式

透過與政府單位簽訂多年期的土地認養契約,實質經營公有土地的地景環境,發展出與在地團體合作的模式,逐步營造成地區民眾可參與維護、經營管理的環境學習場域。 例如國際扶輪3523地區台北市南雅扶輪社與淡水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共同向新北市政府養護工程處認養淡海新市鎮的一處0.6公頃法定綠地,因綠地鄰接海岸,故種植多樣化的濱海植物,包含喬木類(黃槿、大葉山欖)、灌木類(台灣海桐、苦林盤、厚葉石斑木、海桐、椬梧)、草本類(濱豇豆、馬鞍藤)等多樣化的複層植栽。團隊亦與新北市水利局及淡水水資源中心合作,引入已處理的放流水至認養範圍內,作為植栽灌溉的水源,也創造了生物可運用的窪地,實踐水綠整合的永續作法。 日常的維護管理與巡檢工作,也透過環境學習的培力課程,帶動民眾成為認養志工,也開展與在地學校環境教育方案,讓植樹綠化融入地區的休閒生活,擴大公益植樹的社會影響力。

民間團體認養淡海新市鎮臨海公有綠地,期待成為地區環境學習與實踐的基地。圖片來源:劉哲瑋授權提供。
民間團體認養淡海新市鎮臨海公有綠地,期待成為地區環境學習與實踐的基地。圖片來源:劉哲瑋授權提供。

05

結語:透過跨單位的合作,實踐全臺各地的「好植地」

臺灣所面對的植樹綠化工作,需要各界單位的合作,不同的角色提供各異的資源(如土地、資金、維護管理勞務與團隊等),關鍵在於建立可聚焦的合作網絡,讓以下的角色得以媒合彼此: (1) 角色一:政府土地管理單位,公部門所管理的土地龐雜,植樹綠化工作仍有許多機會。 (2) 角色二:民間倡議團體,持續發展出有效的資訊工具,協助用地盤點與資源媒合過程。 (3) 角色三:民間參與執行的單位(包含企業、在地組織、植樹專業團體等),響應環境永續理念,籌備具體的專業資源與資助企劃方案,投入適合綠化的公共綠地工作。 「臺灣好植地」社群致力於實踐上述的合作網絡,專案秉持開源協作、知識經驗分享的宗旨持續執行,期待能與更多的用地管理合作,媒合民間公益植樹資源,實踐全臺各地的「臺灣好植地」,歡迎瀏覽專案公開文件並加入社團交流頻道。

民間植樹資源籌措方案與推動模式說明圖。圖片來源:劉哲瑋整理提供。
民間植樹資源籌措方案與推動模式說明圖 [6]。圖片來源:劉哲瑋整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