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宗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副教授
過動型設計教師。教學年資超過20年。任性的以為校園外才是設計教室,老師的角色不是在課堂上播放ppt,而是尋覓資源、搭建讓學生發光發熱的舞台。總是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創意,鼓勵有策略的大膽創新跨界顛覆。希望引導這些未來設計師們發揮想像力和同理心,不只是設計思考還要行動讓世界更好!
01
當設計遇上社會關懷和環保再利用
15年前我在職進修自澳洲拿到藝術創作博士學位返校服務,對於設計就是要從文化、生活和社會環境裡汲取養分的觀念有了更深的體認。那時已感受到全世界對於環保議題和永續發展的關注與日俱增,差不多也是那時候中原大學開始推動服務學習。我注意到有一群熱心基督徒經營的木匠的家關懷協會,他們提倡「人休習‧物修惜」的環保新生活方式,透過捐贈舊物,培育弱勢員工回收整理,在木匠的家公益二手店販售,創造弱勢朋友工作機會。民眾不要的老舊物品,透過這些弱勢族群的巧手,讓物品煥然一新,再次被珍惜。 但是當有大批同類型的回收資源湧入時,往往會造成倉儲和維修的困難,而負責修繕的師傅們雖然技術一流,對於年輕人的想法和喜好要掌握仍屬不易,僅能完成物資的復原,對於發揮創意重新設計新造型和用途比較不擅長。經過幾次與負責人劉修榮女士的討論,我在大二的基礎設計課程中加入一個「環保再設計與服務學習」的單元,與協會合作,從這些回收物重新組合製作出新的用途或新的產品,除了捐回給協會販售之外,並製作步驟教學讓一般大眾也可以按圖索驥將身邊的廢棄物「再設計」來回收使用,同時修課同學要利用週末實地參與木匠的家所舉辦的活動擔任志工,將愛心化為行動並藉此融入體驗被服務對象的情境及需求,才能設計出好的作品。 那些年我們設計過的主題五花八門,從回收家具、手機殼、玻璃杯、畫框到小學課桌椅彩繪蝶谷巴特,甚麼奇怪的材料都難不倒同學們,也配合各方邀約展出成果:我們曾經用回收物組合成聖誕樹在中壢火車站快閃展出,也曾參與中原藝術季活動,同學們運用回收的雨傘布和其他資源回收材料,設計出兼具環保與時尚的服裝,並穿在自己身上參與藝術季的環保走秀。透過媒體報導,成功喚起民眾對於環保回收資源再利用的好奇及興趣,也幫助木匠的家推廣知名度,讓更多人願意以行動參與環保資源回收再利用。
02
走入在地社區 以人為本的實踐教育
後來,我們服務的範圍擴大到各地方的社區,109年,由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與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客語社科系展開跨領域之跨校跨專業合作,協助位於桃園市新屋區的海洋客家休閒農業發展協會,以「創新、創意、創業」之三創核心概念出發,發揮設計能量協助全台唯一海洋客家文化的永續發展及傳承。學生們組成小隊進入社區觀看、尋找問題,讓大學的專業,在社區需求中找到可以著力的地方。經由文化體驗與實際的踏查,可以開啟在教室內講授內容單一敘事軸線外的其他豐富度,也期待更能吸引同學的學習專注力和啟發學習動機。透過地域、產業與優秀人才的多元結合,以設計手法加值運用,希望能帶動文化觀光休旅產業發展及地方海洋客家文化質感的提升,使社區、漁村及濱海偏鄉重新形塑不同以往的風華年代,展現地域美學並塑造地方自明性。
在調研踏查的過程中,同學們發現美麗的沙灘堆滿了很多海洋廢棄物,我們除了協助淨灘之外,也思考是否可用創作和展出喚起各界的關注。於是我邀請擅長以海洋廢棄物為創作材料的劇場服裝設計師李育昇擔任業師,透過創意設計,思考海廢如何翻轉出新價值,靈活學生面對材質時的想像可能性,跳脫刻板制約,也回到以生活為主、以人為本的創作精神。邱意之(2015)認為,要將綠色設計理念引入設計課堂的整個教學過程中,以使設計教育更好地適應設計發展大潮流,並使設計更好地為人類、社會和自然服務,可以從這五大面向開始,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觀: 1. 注重學生的文化素質培養 2. 提高學生的美學鑒賞能力 3. 培養學生的動態審美觀 4. 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 5. 通過經典作品鑒賞 於是同學從設計思考五步驟開始:同理(Emphathize)→定義(Define)→發想(Ideate)→原型(Prototype)→測試(Test),參訪完桃園觀音環保園區的回收工廠、新屋的石滬和永興社區發展協會的環境教室之後,想像自己處於世界末日的時候的感受,從廣義的海洋廢棄物(所有廢棄物如果沒有妥善處理都會成為海廢)開始觀察物件的造型並定義可能作為替代物的功能,然後著手草圖發想提案。本來原定要在永安漁港旁的石滬故事館前演出,可惜因為疫情關係只好取消改成線上成果發表,在每週上課時每位同學必須提出組裝的概念模型,在製作原型的同時也一邊發想拍攝腳本並以分鏡方式提案,最後測試完成短片。
03
生活即教室 以創新途徑解決社會難題
「設計」是一門實用科學,這決定了「設計教育」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而如何透過「設計」提出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從而促成社會改變,也隨著「在地關懷」之推動,成為設計教育所關注的議題。過往的社會大眾甚至大學自身,往往將大學校園視為一座學術巨塔,師生們在教學研究的天地裡自成一格,與外界鮮少互動。近年來,一方面受到少子化影響,高教悲歌不斷;另外,學界也出現檢討聲浪,認為大學培育的是未來期待的人才,不應自外於日益嚴峻的環境與社會問題,於是,學習場域由教室擴展至社會實境漸漸成為主流趨勢,除了培育人才與傳遞專業知識之外,大學所擁有的設備及教學資源,特別是學生這項人力資源,應該用來服務社會、造福人群,藉以達到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的宗旨。 尤其大學教育強調專業整合,除了熟悉本科專業知識外,如何應用所學,且能融合其他專業科目,致力追求各式創新,以解決現存社會問題,更是目前臺灣社會的需要!因此從106年起,教育部在「高教深耕計畫」中每年編列十二億元,補助學校推動大學在地實踐社會責任計畫,希望大學鼓勵教師帶領學生,從跨系科、跨領域、跨團隊、跨校的結合,運用各自專長與所學,進入學校在地的產業或社區,針對當地產業、藝文、環保、社區營造、長照等議題,提出社會創新的解決方案,並進一步激發學生在地就業或在地創業,增加對地方、區域的貢獻。所以這幾年台灣的大學校園裡同學們流行一句話:「ㄟ你USR了沒?」期望更多大學師生的加入,能為社區注入新的知識、技術與觀念,使得社區持續創造動能以進行在地素材開發,創造資源的正向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