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 是法人之初、性應本的善


2021.10.07
黃正忠

黃正忠

KPMG 氣候變遷與企業永續服務亞太區負責人

曾任台灣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秘書長達16年,現為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國立政治大學MBA及EMBA兼任副教授,為我國推動企業社會責任(CSR)、綠色創新、環境會計、永續性報告、社會責任投資(SRI)、碳揭露、企業永續策略及碳管理的先驅。

01

CSR 是法人之初、性應本的善

十年前當多數人把CSR (企業社會責任) 流行化時,我不斷強調CSR的真面目就是ESG (環境、社會、治理);三年前當多數人開始向ESG靠攏,市場已將ESG視為顯學時,我想再回去多談談CSR。當CSR變成ESG,永續廣為流行,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但懂門道的人依然有限,從ESG回去了解CSR其實非常重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1990年,環境危機浮現,造成環保與經濟間的衝突;2000年社會危機浮現,聯合國呼籲社會問題與經濟間的衝突;2010年世界金融海嘯引發的經濟危機席捲全球,凸顯了財務金融與經濟間的衝突;就在人們不信邪、商業與投資模式其實改變有限的狀況下,2020年直接讓所有人見證新冠疫情癱瘓世界的威力。環境、社會、經濟的警鐘都狂響過了,人們依然故我,似乎是只剩「滅亡」看能否讓大家覺醒了。 全球化是二十世紀線性經濟不可避免的趨勢,因為勞動力、原料、市場、人才與群聚效應的競爭優勢等考量,國家與企業必須尋求對自身最有利的全球性投資與經營佈局。可是線性經濟利潤極大化、股東權益至上的模式,使得環境污染嚴重,供應鏈剝削明顯,所有必要改善的投入,大都被視為是增加成本影響獲利的威脅。百餘年下來,造就了當今我們必須正視的惡果:「一個受物種滅絕、受氣候變遷與碳排放、受資源、受貧困限制的共業」。然而覆巢之下無完卵,古今中外共識皆然。因為一個生態系快速惡化及多數人收入低的世界,是壓力,是威脅,也是關鍵-「地球可持續發展與否的關鍵」。在一個動盪不安全的社會中,企業不可能有成功經營的條件。 不永續的世界,綁架了所有人,唯有窮則變,變才有機會通,而其中企業有什麼角色?2000年左右,全球百大經濟體中,就有51大為跨國企業。到了2015年以後,全球百大經濟體中,已經有高達69大為跨國企業。這些企業透過全球化的過程,運用人力、資源、生產、市場與技術發展的全球佈局,成為影響地球未來的主要推手。一旦全球環境資源價格飆漲、政治不穩定性昇高、或因為貧富不均、反全球化抗爭所產生的投資風險增高,企業自然是首當其衝。所以當企業在面對「企業是問題的一部分」的事實時,許多績優龍頭跨國企業紛紛帶頭省思「如何讓企業成為解答的一部分」、以及「如何善用對外投資和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經營,來營造一個更具有人性的全球化」的問題。

誰有資本與能力,誰就是世界永續發展的希望。圖片來源:KPMG。
誰有資本與能力,誰就是世界永續發展的希望。圖片來源:KPMG。

當人們把各種經濟發展的數據攤開來時(如圖一流入開發中國家的資本),不約而同地發現可以對企業的角色,賦予合理、甚或更大的期待,因此也促使CSR從傳統的慈善捐助,蛻變為與企業經營息息相關,甚至內化為創造價值的一環。CSR這個由來已久的名詞,因為上述的緣由而快速、蓬勃地發展。 我們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均已到了關鍵臨界點,存亡一瞬間的坎。新冠疫災再次證明社會需要企業的解方,而且是迫切、至尊無價。有為的政府可以防、可以控,但不能釜底抽薪,新冠疫情如此,氣候變遷、污染防治、資源短缺與全球貧困的解決恐怕也是如此。CSR,是企業躲不過的必然。越掙扎,只會對企業的綑綁越緊。不與本業結合,就越難發揮企業本色。做得精彩,行遍天下;敷衍了事,半步難行。 我將這三十年來不永續與CSR/ESG發展的因果關係,濃縮在圖二中。由下而上來看,(A)正因為天下已不太平,不永續是真議題,我們需要積極正確的行動;(B)要能力挽狂瀾、翻轉與革命性創新,沒錢萬萬不能,要錢、要人、要技術解方,企業責無旁貸,所以CSR有道理;(C)形而上的CSR要落實,就得靠環境、社會、治理(ESG)三條途徑,所以說CSR的真面目就是ESG;(D)錢掌握在資本市場與金融業手上,金融業被放大檢視融資與投資一塊錢出去,是不是能夠成為不永續的解鈴者,而非不永續的加害者,所以驅使投融資看EPS(每股盈餘) ,也要看EGS (這裡筆者沒寫錯,我將ESG調整為EGS,讓讀者好記);(E)這樣的生態系一旦形成,企業要能在ESG上受到資本市場與金融業青睞,就勢必將CSR/ESG內化為公司的創新與成長策略。

不永續與CSR/ESG來龍去脈因果關係。圖片來源:KPMG。
不永續與CSR/ESG來龍去脈因果關係。圖片來源:KPMG。

解方,在企業手上,唯有驅使與誘發企業發揮更大能量,才有機會找到出路的曙光。CSR是信念與使命,沒有要企業犧牲財務績效,但是要企業不犧牲邁向可持續的道路。CSR是獲得持續營運的認可(License to Operate),不是要企業花大錢做公益,但是要企業取之有道,用心耕耘出環境、社會、經濟均能同步獲利的三重盈餘。 當ESG也大爆發並躍升成所有主流財經雜誌的封面時,企業不能忘掉CSR的本。CSR是直接、簡單、理所當然在法人之初,性應本的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