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時」的在地美味,健康又環保!


2021.05.12
李偉文

李偉文

荒野保護協會第三屆、第四屆理事長

中山醫學大學牙醫系畢業,有多種身分,臺灣生物學作家、環保志工,也是牙科醫生,曾擔任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座右銘是「一生玩不夠」,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服務人群來實踐。

01

「著時」的在地美味,健康又環保!

日本人稱當季美味為「旬」,旬除了形容美味,也代表健康,他們認為若照著自然的節奏走,在對的時候才能種出對的食物,而合乎時節的農作物才能夠不使用農藥和肥料,對健康也最沒有負擔。 台語裡有「著時」一詞,也是在描述自然生長成熟的食物,懂食材的人都知道,著時的食物格外香甜可口,不屬於當季的食材病蟲害多而且生長不好,也不好吃。

春天大地生機盎然,趕著傳宗接代的花菜紛紛準備開花,春季的食物有讓身體復甦的能量,如筍類、小葉菜類。夏天由暖轉熱,喜歡在陽光下的蔬菜、將葉子盡情伸展,一面長高一面長葉子,如空心菜,各種瓜類、蔓藤類。秋天由熱轉涼,為了增加過冬能量充滿澱粉的地瓜、南瓜、芋頭,牛蒡和花生等等,正是收成季節。冬天由涼變冷,蔬菜也須穿上禦寒的外衣,從生長點一片一片葉子慢慢往外長,如小白菜、高麗菜和大白菜,另外冬天怕冷而躲在土裡的蔬果也陸續上場,如白蘿蔔、紅蘿蔔。

深入農田,感受自然生命力。圖片來源:李偉文。
深入農田,感受自然生命力。圖片來源:李偉文。

臺灣的俚語有「正月蔥、二月韭、三月莧、四月蕹、五月瓠、六月瓜、七月筍、八月芋、九芥藍、十芹菜、十一蒜、十二白」,正是臺灣在地氣候不同時節的主要農作物。但是現在超級市場裡的許多蔬果,似乎四季都有,其中除了從國外運來的之外,也有冷凍庫存以及透過人工的方式控制日照、氣溫,使用科技設備脫離自然的場域來生產。以上三種「不著時」的蔬果,都必須耗用更多能源及更高的生產成本,是非常不環保的。 對消費者來說,吃在地食材對自己健康好,對環境健康也好,因為從遙遠的外地運送農產品,經長遠且長時間的運送,一定必須添加防腐劑,抑菌的化學藥劑,長期食用累積下來,對健康一定不好,而且這些食材為了運送,還得經由各種包裝,產生許多垃圾,再加上交通工具的碳排放及冷藏儲存的能源消耗,都對環境產生多餘的負擔。但是希望民眾多吃在地食材,單單靠鼓勵沒用,最終得要政府提供有公信力的機制,讓大家能很方便又安心的買到,因此目前有「四章一Q」的四個認證標準:CAS優良農產品、產銷履歷、有機認證、吉園圃以及跟在產銷履歷旁,追溯生產者資訊的QR Code。

「四章一Q」的四個認證標準。
「四章一Q」的四個認證標準。

在超市及各種賣場選購食材可以認明這四章一Q的標章之外,若要買到在地食材還可以到各地都有的農夫市集,這些市集會在固定的時間與地點出現,耕作者擺攤賣自己生產的農產品,跟我們在其他賣場購買最大的差別是,除了有傳統市場的人情味之外,農夫就站在面前,可以跟我們說明食物是怎麼種出來的,提供烹調的小秘訣,這些自耕自賣的小農,帶著對土地的熱情,跟他們互動之後,這些食材就不只是讓我們填飽肚子的東西,而是富含文化與情感的生命。 而且現在有許多返鄉耕作的年輕農人,會用社群媒體上網分享與記錄種植的過程與心情,透過照片與影片,我們可以看到農作物一天天的成長過程,這是最真實的生產履歷了。 日本有一首流傳百年的「食養道歌」,其中有一句「遵天命、從地令、身土不二」,意思就是吃在地所生長出來的食物,對身體好,也對土地好,因此日本校園的營養午餐,都會採用在地食材,而且提供食材的當地農夫,每學期還會到學校跟學生分享種植過程、介紹食材。的確,推動吃在地食材,從校園透過孩子的教育是非常有效果的。這幾年有許多小學很努力地推廣食農教育,除了利用每天吃的營養午餐來認識食材,還積極地將以前的校園綠美化改成可食地景,鼓勵每個班級在校園裡種蔬菜,更認真的學校甚至會跟附近的農民合作或租下一塊農地,帶著學生種稻子。 很多家長原本對孩子的偏食很頭痛,但是當他們自己種蔬菜,看著它們成長,到了收成期,不論長得美還是醜,原本也許很討厭的蔬菜,一定都會吃光光,無形中也養成了很好的飲食習慣。 在校園中種菜其實沒有想像中難,空間應該不是問題,除了校園裡既有的綠地之外,其實還有許多沒有使用到的角落,甚至走廊、陽台,這些不是很大的地方,都可以擺下不少的盆栽式種植箱。同時種菜也可以跟既有的許多課程結合,加上現在很主流的體驗式教育及主題式教學,種菜以提供老師更多教學的素材,更是環境教育與鄉土教育最生動的場域,也能讓學生從親手栽植與照料生命成長中,找到學習的意義,值得每個學校列入課程。

體驗式食農教育正流行。圖片來源:李偉文。
體驗式食農教育正流行。圖片來源:李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