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核能後端營運處 參與扶進永續蘭嶼
位於蘭嶼東南角的蘭嶼貯存場,有著長長一道以石頭與水泥砌成的圍牆,一直以來都給人冰冷且與世隔絕的感覺,而貯存場因地處封閉邊陲,也與蘭嶼當地達悟族人生活腹地有所隔離。自民國71年正式營運至今,除了加強與大眾的溝通、宣導核能相關知識以及使廢棄物貯存管理技術透明化之外,貯存場的主管單位台電核能後端營運處也持續思考,如何更加深入地參與蘭嶼地方的大小事務,融入當地文化,為蘭嶼未來的發展盡一份心力。
02
結合傳統背景 化作島上新景點
為了使大眾了解貯存場的運作情況,蘭嶼貯存場一向是對外界開放的,只要有訪客到來,同仁們都會熱情地與其介紹場區內的各種設施,以及關於核能及其廢棄物的種種知識,期望能化解眾人心中的疑慮,也為討論相關議題時能有更多元化的思考角度。但貯存場在興建時,主要是以實用為考量,對外的圍牆用水泥與大石塊砌成,外觀上極為樸實,甚至有點拒人於外的嚴肅感覺,如此氣氛要讓遊客放心踏入似乎有些難度。貯存場的李德雄經理說,當時同仁們觀察到,近年來觀光地區掀起了一陣彩繪圍牆的風潮,成為許多遊客拍照打卡的新景點。因此當同仁提議邀請蘭嶼當地畫家,以蘭嶼在地風光為主題,為貯存場周圍進行彩繪時,很快地就得到大家的支持。
在多方探詢下,貯存場邀請嫁入蘭嶼達悟族近三十年,來自台東布農族的畫家杜孝皖女士,以她在蘭嶼的生活經驗,及達悟族老人家口傳的故事為主題,製作一系列大型的壁畫。其中有記錄達悟族傳統一年四季日常工作的系列作品,除了畫出等待飛魚的情境外,還有頭髮舞與搗小米等儀式過程的畫面片段,讓人從圖畫中認識達悟族的傳統祭典。或以穿著精緻傳統服飾的夫妻為主題,背景則是他們剛種植好的水芋田,描繪出達悟族人的傳統生活方式,以及期盼豐收的心情。更特別的是,貯存場在當地曾舉辦國小生的繪圖比賽,優勝者的作品也請杜女士描摹在大壁畫上,讓更多的人欣賞到孩子們生動無限的想像力。在杜女士的用心繪畫後,果然為貯存場帶來了活潑的氣氛,成為觀光的新景點,遊客沿著蘭嶼環島公路行經此處時,往往會停下腳步,拍照之餘看到貯存場敞開的大門,也增添了入內參觀的動力。據李經理的統計,在107年度便有近萬人來到貯存場內參觀,聆聽場內同仁的導覽介紹,透過這樣近距離的接觸,更有效的推助大眾認識理解能源相關議題。
03
關懷長幼 踏訪部落主動服務
除了圍牆的彩繪活動外,核能後端營運處過去也持續積極地與蘭嶼在地居民溝通,並融入當地文化生活中。在原有的直接回饋給居民的補助金之外,核後端處對於蘭嶼民眾的醫療補助、教育補助、急難救助等項目,皆是不遺餘力的支助。每逢傳統慶典、部落活動時,如打造拼板舟、飛魚季儀式、部落運動比賽等,核後端處亦是謙卑地參與其中,尊重部落的分工制度,聆聽學習部落的文化傳統,並盡可能的協助活動順利完成。
自91年起,核後端處更為蘭嶼上的六大部落各設置一名服務員,部落中若有緊急需要協助事項,皆可透過服務員轉達,與核後端處共同商討解決之道。服務員平時也會走訪各部落,關心部落中的大小事,尤其關注部落裡獨居的長輩,以及求學階段的孩子。從服務員帶回的各種訊息,也讓核後端處張學植處長開始思考,未來將調整提高清寒學生的獎學金補助,並規劃辦理夏令營等活動,讓在外遊歷的學子,能利用假期回到家鄉引導更小的孩子們未來的方向;同時,核後端處亦將會加深對於老人家們的日常關懷,讓蘭嶼走向「幼有所長,老有所終」的理想狀態。
04
規劃保存復育 盼花季綻放再現蘭嶼
在參與文化活動、主動服務部落之餘,核後端處對於地方生態的未來發展亦同樣關心,並將目光投注在「蘭嶼」之名的由來。1879年台灣蝴蝶蘭在蘭嶼被發現,1947年因島上盛產蝴蝶蘭而被改名蘭嶼,到了1952年在國際蘭展得到冠軍,此後蘭花之島聲名大噪,市場上一花難求,經過大量採摘的結果,當年島上滿山遍野皆是蝴蝶蘭的景象已不復見,只剩下幾位老人家還記得那畫面。認知到這樣的變化,對於環境生態的影響,張處長主動與位於屏東的植物保種中心尋求合作,該中心曾至蘭嶼進行生態調查,發現蘭嶼特有種植物高達50~60種,而曾在蘭嶼山林間遍地開花的原生種蘭花則有7種,目前保種中心已成功保育出四個品種。張處長說,若將來保種中心復育成功,讓蘭花種數增加到一定的量,核後端處將會和蘭嶼鄉公所洽談規劃復育事項,期盼為蘭嶼的生態復育,盡一份心力,並與保種中心規劃技術轉移工作,為蘭嶼將來有心發展蘭花相關的觀光或文創產業的年輕人們,提供一道助力。
張處長提到,透過一次次的溝通,與日常的關懷、緊密的相處,同仁們越來越對蘭嶼產生認同感,對於在地居民的想法亦越能感同身受,對於達悟族的生活文化、語言儀式,也有更多的認識,並讚嘆於人與島、海洋之間,竟得以發展出如此和諧的緊密關係。這些理解與認同,也讓核後端處更加致力於協助參與保存恢復達悟族的傳統文化,願盼美麗的拼板舟能永遠自在的在海洋中劃出一道道深邃浪痕,永續生態的智慧與精神代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