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循環永續的領航者 看見不一樣的台電
走進台電公司循環經濟特展「迴家」,沿著以無限符號所發想的參觀動線,琳瑯滿目的文創產品一一陳列在眼前。仔細一看,從杯墊、盆栽、燈座、陶瓷釉料、甚至到桌椅、衣帽架等家具,全都來自台電事業副產物和退役材料,完全顛覆人們對廢棄物的印象;它們除了兼具設計感和實用性,更充分體現了資源再利用的循環經濟精神。
令人驚豔的迴家特展只是2021年台電環境月系列活動的其中一項看點;從五月到六月,台電全公司齊心總動員,精心籌備了多達12場的豐富活動,活動地點也首度串聯全台各地電廠和區處,希望走近大眾、介紹台電長期耕耘的環境友善作為,進而拋磚引玉、邀請民眾一同關心環境保護議題。
02
發表環境白皮書 環境保護來真的
台電自1986年成立環境保護處(以下簡稱環保處)以來,便不斷推動環境保護工作;隨著全球暖化、巴黎協定後,國際社會興起的能源轉型趨勢,台電也重新思考更積極的環境政策,於是在2019年首度向外公布了《台電環境白皮書》,揭示台電未來至2030年間對於環境保護的策略方針。 台電董事長楊偉甫說明:「環境白皮書是台電對自己的期許,裡面內容是真的要拿來執行的,不是掛在牆壁上象徵性的東西。而這是必須公開的資訊,讓外界檢視台電要做什麼、做不做得到、會不會把指標訂得很低。」 在環境白皮書的擬定過程中,環保處系統性地盤點過去30餘年來所做的環境友善事蹟,同時也吸收國際最新的環境永續趨勢資訊、國內外關切環境議題及法令,經過數十次會議,最後歸納出「因應氣候變遷」、「守護環境品質」、「聚焦循環創新」、「精進管理系統」、「營造生態共融」、「擴大內外議合」等六大策略面向,作為台電環境永續推動的主軸。 環保處副處長溫桓正說明,環境白皮書裡所列項目中有部分項目是公司既有已執行的計畫,借助白皮書建立的框架,以更具體且系統的方式擬定短、中、長程的目標,例如空污及溫室氣體減量即是;而營造生態共融則是環境白皮書裡新設定的承諾項目,台電透過跨領域整合,廣納各界專家學者的建議,努力在不同廠區經營生態保育的重點工作,其中海洋牧場生態復育計畫、離岸風電減噪工法、台西防風林道設置蝙蝠巢箱、蘭嶼蘭花回娘家生態復育等等,均是為了兌現環境承諾的努力成果。 而有了環境白皮書還不夠,對台電內部而言,公司組織龐大、分工細,同仁未必了解其他單位在環境保護上的努力和成果;對外來說,環保工作不能只是關起門來執行,所以搭配環境月活動,不僅讓各部門有了彼此觀摩的機會,也讓社會大眾看得見台電如何保護環境。
在環境白皮書的擬定過程中,環保處系統性地盤點過去30餘年來所做的環境友善事蹟,同時也吸收國際最新的環境永續趨勢資訊、國內外關切環境議題及法令,經過數十次會議,最後歸納出「因應氣候變遷」、「守護環境品質」、「聚焦循環創新」、「精進管理系統」、「營造生態共融」、「擴大內外議合」等六大策略面向,作為台電環境永續推動的主軸。 環保處副處長溫桓正說明,環境白皮書裡所列項目中有部分項目是公司既有已執行的計畫,借助白皮書建立的框架,以更具體且系統的方式擬定短、中、長程的目標,例如空污及溫室氣體減量即是;而營造生態共融則是環境白皮書裡新設定的承諾項目,台電透過跨領域整合,廣納各界專家學者的建議,努力在不同廠區經營生態保育的重點工作,其中海洋牧場生態復育計畫、離岸風電減噪工法、台西防風林道設置蝙蝠巢箱、蘭嶼蘭花回娘家生態復育等等,均是為了兌現環境承諾的努力成果。
而有了環境白皮書還不夠,對台電內部而言,公司組織龐大、分工細,同仁未必了解其他單位在環境保護上的努力和成果;對外來說,環保工作不能只是關起門來執行,所以搭配環境月活動,不僅讓各部門有了彼此觀摩的機會,也讓社會大眾看得見台電如何保護環境。
03
上下齊心 打造循環永續的綠色迴圈
環境月舉行至2021年已邁入第三年,前兩年只在北部少數地區舉辦,今年首次擴大規模,讓全台各區處及電廠一起共襄盛舉;溫桓正說:「這是落實楊董事長的理念,台電不只有環保處在做環保,事實上每一個單位都可以是環保的延伸,同時希望從台電出發,將環保的觀念渲染給地方單位週遭的居民,讓他們了解台電的環保作為、也共同響應做環保。」
甫於環保策劃組長轉換跑道的資深檢核黃俊賢也說:「過去台電致力環境保護多半屬於點狀作為,默默耕耘的成果少有對外界揭露的機會,也無從對外訴說,透過環境白皮書所架構的環境永續行動框架,再以環境月的多元活動做為整合實踐,希望能和社會大眾交流溝通,讓大家知道我們對於穩定供電、環境保護其實能夠兼籌並顧。」 而系列活動的其中一大亮點,是舉辦在購物商場裡的循環經濟特展,跳脫了以往多半在自家場域舉辦活動的模式,從台電大樓走進民眾休閒的活動空間,更顯得活潑親切。
談到為何將展覽取名為「迴家」,環保策劃組陳玉梅表示:「電在生活中無所不在,而電最能帶來溫暖記憶的地方是家,放大來看,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家園─『地球』,然而它正面臨自然資源枯竭、廢棄物污染影響環境與物種健康的困境,但是透過循環經濟的思維是可以使我們的地球重回它原本生生不息的樣貌。這次的『迴家』特展就是拋磚引玉讓我們攜手使資源循環再生、減少廢棄物,一起回到那生生不息的家。」 循環經濟的概念講求如何讓廢棄的資源得到最有效率的應用,讓資源跳脫使用後直接淘汰的傳統線性模式,而是回到製造端循環再使用。台電全盤檢視了自己的本業,從發電、輸供電、到配售電,整個過程裡有哪些發電副產物、退役的零件設備可以再生使用,而迴家特展便實際展示了台電為循環經濟所做的創新。
04
從軟實力的培養 到永續經營和社會責任
迴家特展除了呈現台電在環保方面的用心以外,歸功於台電文創、台電綜合研究所、C-Hub成大創意基地師生團隊、以及多名台灣設計師的專業與巧思,展覽的每個細節更是充滿設計質感,以及人文溫度。像是木橫擔做成的家具,大家還可以看到退役材料的原型,它們來自以前你我走在路上看到的、陪伴人們生活的電桿,承載了台灣經濟發展的記憶,如今重新有了生命出現在我們家中。
楊偉甫認為,雖然台電是個和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老朋友,但過去較少觸及心靈或文化層次的連結,事實上,台電還有其他面向值得大家關注,例如文化資產保存,便是有關文史傳承與教育的另一種社會責任。楊偉甫也肯定台電擁有良好的體質,不僅每個台電人都擁有高度的使命感,整個團隊也不畏創新求變,近年更與時俱進,發展出更靈活的社會溝通能力。對於倡議友善環境理念,實現台電與環境、社會三方共存、共榮的永續經營等目標來說,這份軟實力無疑是重要特質。 而台電身為國營企業,肩負了執行國家能源政策的責任,勇於創新的精神也讓台電超前地思考自己如何永續經營。
05
淨零碳排使命 捨我其誰
台電每年都會滾動式地檢討環境白皮書執行狀況,若有項目已在前一年達標,便會訂立更積極的目標;不過白皮書發表後才短短兩年,國際社會紛紛宣示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外界對於減碳環保的高標準,遠比制定白皮書的時空背景更為嚴格。為了因應更高的社會期待,環保處也不排除規劃每三到五年進行一次大改版、推出白皮書2.0。 面對環境永續的國際社會責任,台電把目光放得更為長遠,從地球村公民的角色出發,務實地看待環境白皮書有其重新評估的需要、並積極承擔環境保護的使命,思考如何加快能源轉型的腳步。楊偉甫指出,能源轉型背後需要有一連串的技術作為支撐,因此企業內部也需要對應的數位革新,例如5G、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等,未來在公司內部將變成基本必備的工具,以便因應更靈活彈性的電力調度型態。組織管理方面也勢必要做出創新,傳統或保守的態度只會讓台電裹足不前,因此楊偉甫以新創事業的視角來看待這間老字號的公司,認為在永續經營的道路上不能守舊而被動,每個部門都要採取精進措施。 對於台電背負的減碳責任,楊偉甫語氣審慎而樂觀:「比起壓力大,我覺得這個挑戰很好玩,因為這個挑戰是台電如果做得到,國家才能做得到淨零碳排。這不只是台電的壓力,是整個國家的壓力,而台電可以如何幫國家解除這個壓力,關鍵的鑰匙在我們手上,這是我們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