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施工處 環境友善的工程設計與監造

北區施工處 環境友善的工程設計與監造

貫徹樹木保育 尊敬自然的工程推手


2022.11.11

01

貫徹樹木保育 尊敬自然的工程推手

因應土木工程的施工需求,移除基地內的既有物件往往是工程的第一步,其中除了人造結構物以外,植物的遷離也是一門課題。台電公司輸變電工程處北區施工處(以下簡稱北區施工處)秉持對自然的珍惜與重視,針對營建工地上的既有喬木細心採取保育措施,讓樹木得以繼續健康生長。

02

低碳永續設計 打造綠建築新指標

北區施工處轄屬於輸變電工程處之工程設計、監造與管理單位,負責辦理台灣北部地區輸變電系統之建設,舉凡電塔、輸電線路及變電所等,都是他們職掌的工程項目。其中,坐落於基隆路旁、鄰近公館圓環的福和D/S暨多目標綜合大樓(以下簡稱福和D/S,指配電變電所Distribution Substation),係從民國97年開始進行設計、104年完成發包、目前持續興建中的工程。

坐落於基隆路高架道路旁、正在興建中的福和D/S。
坐落於基隆路高架道路旁、正在興建中的福和D/S。

福和D/S由打造國內無數指標性綠建築的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操刀設計,為了讓室內通風效率最大化,團隊甚至花了一整年的時間追蹤調查基地環境的風場,以便參考風向角度規劃通風設計,同時也針對日照方位加以模擬,設計出綠牆立面與空中廊道,滿足採光、通風與隔熱三種需求,節能效果更為顯著。在建築節能設計上投入許多用心,令福和D/S取得鑽石級候選綠建築證書與銀級候選智慧建築證書。

為了在建築設計上順應環境特性,設計團隊特別針對建地的全年日照、風向進行調查。
為了在建築設計上順應環境特性,設計團隊特別針對建地的全年日照、風向進行調查。

03

珍視自然 樹木保育不馬虎

北區施工處不只對建築物本身追求低碳永續,施工過程也致力於環境友善的落實。福和D/S的基地原為台北市區營業處(以下簡稱北市區處)的公務車停車場,除了停車空間之外,還有北市區處同仁們過去所種下的百餘棵樹木。這些樹木包含玉蘭、水柳、桑葚、油桐、雀榕、杜英、樟樹、茄苳、木棉、稜果榕、羊蹄甲、黑板樹、阿勃勒、水黃皮、山紅柿、小葉欖仁、大葉欖仁、掌葉蘋婆、台灣赤楠及台灣欒樹等,樹種相當豐富。這些樹木高度介於3.5到10公尺之間,樹胸徑(指離地1.3公尺處的樹幹直徑)最大超過50公分、平均樹徑也在20公分以上,顯現出它們在該處落地生根已有相當長的時光。 「常常聽到人家說一開工就砍樹,但我們施工前就決定將這些樹保存下來,所以首先針對樹木進行造冊,再依據樹木移植作業相關規範進行修剪、除葉、斷根、掘根球、包裹保護等程序,最後將這100棵喬木移植到冬山E/S(超高壓變電所,Extra-High Voltage Substation)。」北區施工處第六工務段第一分隊課長賴岳廷說,為了確保樹木能夠循序漸進地適應變化,一般會採取兩階段斷根,每個階段需間隔1至3個月,待樹木健康狀況穩定後方可移植。

北區施工處第六工務段第一分隊課長賴岳廷。
北區施工處第六工務段第一分隊課長賴岳廷。

然而當時按照期程規劃,移植的時間將落在不利於樹木休養的冬季,一度讓移植作業踢到鐵板。為此,北區施工處特地請益景觀植栽專家學者、對斷根程序召開審查會議,經專家評估後決議改採一次斷根,雖然縮短了斷根後、移植前的緩衝時間,卻能爭取移植後重新扎根的復元期,避免冬寒讓植物的代謝趨緩而導致適應不良。在嚴謹而果斷的應對下,北區施工處最終達成100%的移植存活率,不僅妥善掌握工期,更成功守護這上百棵的樹木。

另一方面,北區施工處也為福和D/S施工場區保留了一小塊綠地,並留有部分樹木,即使在施工階段,仍然可以看到松鼠棲息的身姿,偶爾也能發現黑冠麻鷺等鳥類出沒。然而要在工區中保留綠地可不容易,因為這代表施工過程可運用的空間縮小了,視工程動線的安排,還可能造成人員與車輛出入的不便。

準備運送樹木之前,除了嚴加固定枝幹,還會鋪蓋布簾加強防曬。
準備運送樹木之前,除了嚴加固定枝幹,還會鋪蓋布簾加強防曬。

賴岳廷提到:「如果那塊地拆掉的話,大概還可以停10輛車,但為了施工期間工務所環境美化及工地人員身心健康,我們還是積極地和廠商溝通,希望保留綠地、避免在工地停放工程車輛,也幸虧如此,我們不僅減少工程車輛在定點的廢氣排放,也透過綠色植被提升空氣淨化的功效。」

04

多元途徑 環保施工從細微處做起

福和D/S絕不是北區施工處唯一的永續亮點,其於訓練所林口核能訓練中心(以下簡稱林訓中心)的工程,也嚴謹落實了環境友善的施工原則,如「C-2學員宿舍餐廳大樓」不僅獲頒綠建築黃金級標章,更榮獲108年台電綠色環保優良工地特優獎的肯定。

林訓中心C-2員工宿舍餐廳大樓的工程,讓北區施工處榮獲108年台電綠色環保優良工地特優獎。
林訓中心C-2員工宿舍餐廳大樓的工程,讓北區施工處榮獲108年台電綠色環保優良工地特優獎。

談及施工過程的環境友善措施,第五工務段第二分隊課長林峰永分享:「當時林訓中心的工地設有水槽,以供洗車台用水,為避免長時間儲水造成蚊蟲孳生,同仁們特別在水槽中養魚與青蛙,並種植浮萍為青蛙提供立足點,就像是座迷你版的生態池。」

北區施工處第五工務段第二分隊課長林峰永。
北區施工處第五工務段第二分隊課長林峰永。

除了透過生態防治的方式抑制青苔與孑孓生長,還有其他環境友善措施,例如:運用高強度壓克力樓板,讓工地能有自然採光,不需另外配電照明;鋪設可重複使用的不織布養護澆置混凝土,防止表面龜裂也更省水;灌漿時為預留的鋼筋末段加裝可重複使用的防護套,節省清洗用水等。

05

力排萬難 捍衛老樹

而不僅員工宿舍餐廳大樓,戶外通廊工程的護樹行動更展現出同仁們保護自然的堅持。 由於林訓中心潮濕多雨,因此台電規劃修建戶外通廊,方便人員在各棟建築之間移動,然而當北區施工處在設計動線時,卻發現有兩顆杜英樹坐落在原定的路線上。專業廠商評估後認為這兩棵至少有3、40歲的老樹不適合移植,否則存活率非常低。深思熟慮之後,北區施工處同仁們決定留下杜英,把動線做改變──透過縮減通廊寬度,新動線改從兩棵樹之間穿越,讓杜英樹只需要局部修枝,免於被遷移的命運。

經過設計變更之後,林訓中心戶外通廊改由兩棵杜英之間穿過。
經過設計變更之後,林訓中心戶外通廊改由兩棵杜英之間穿過。

乍聽之下,修改設計只是簡單的一個步驟,實際上程序卻相當繁複。林峰永說明:「並不是我們想改就能改,這牽扯到建造圖面的變更,也就是建蔽率的問題,所以我們花了半年的時間,去向桃園市政府做修正。我們不斷檢討路徑,針對面積、長度、出入口做調整,跑完這些行政流程、到審核通過,就花了這麼長的時間,只因為我們想讓這兩棵樹活著。」 既有樹木的去留是工程設計時經常面臨的課題,第五工務段主辦土木工程專員賴育廷也分享道:「直接把樹木砍掉當然最方便,但畢竟它們也是一個生命,而且年紀都比我們、甚至比建築物的年齡還要大,所以我們會想要盡可能保護這些樹。」

北區施工處第五工務段主辦土木工程專員賴育廷。
北區施工處第五工務段主辦土木工程專員賴育廷。

第一線的同仁們經常自發性地提出更符合生態、環保與永續的替代規劃,雖然或多或少會造成工程執行上的困難,不過單位長官們都相當支持,因而使得北區施工處在追求施工品質與進度之餘,亦能兼顧與自然社會的永續共存。北區施工處不辭辛勞地落實樹木保存,而不以最輕鬆省事的砍伐方式處置,並將環境友善的精神落實在工程規劃、設計與施工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充分展現台電職人對自然的尊敬與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