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魚到識漁 我們與海的距離


2021.01.05

林維㨗

澎湖縣深耕文化工作坊專案計畫主持人、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兼任教師

擅長社區環境教育、環境教育規劃與培力,致力於島嶼與永續發展。

01

食魚到識漁 我們與海的距離

「土魠、虱目魚、馬糞海膽、馬鞭魚、海參、吳郭魚、黑毛、石斑、條石鯛、鮪魚」不管俗名或學名,上述的海洋生物不知道大家熟悉嗎?認得幾種、或是吃過幾類呢?我國四面環海,包含離島的海岸線共約1,520公里,並有洋流、沿岸流在海域之間穿梭,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系,許多的經濟、產業與文化皆立基於此,海洋對於生活在島上的人民來說,是休戚與共、甚至是唇亡齒寒。

海洋佔地球表面積7成以上,全球超過30億人口所賴以為生,其相關資源與產業的市場價值估計為每年3萬億美元,占全球經濟GDP 5%,目前卻面臨著30%的漁業資源被過度捕撈、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3,000件塑膠垃圾、以及全球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導致海洋酸化等,種種問題正不斷的發生。聯合國為了能確保更永續的未來,於民國105年開始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其中第14項目標「水下生命」(SDG 14:Life Below Water)希望人們要以直接行動來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與海洋資源,進而來改善海洋的現況以確保永續發展。

不過,海洋與海洋生物卻又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是該如何好好的認識這邃藍的海洋,以拉近人們與海洋的距離呢?

02

「海洋文化」與「海鮮文化」

不管是土魠魚羹、虱目魚湯、紅燒吳郭魚或是鮪魚生魚片,一道道的海鮮料理總是輕易地浮現在我們腦海之中,讓人不自覺想咀嚼鮮魚的美味,不諱言地是,許多人對於海洋生物的認識是從舌尖開始,與海的距離似乎是一雙筷子的長度,也因如此,許多人都會自嘲臺灣人沒有「海洋文化」只有「海鮮文化」。達悟族海洋文學家夏曼.藍波安老師也曾在「大海浮夢」一書中提到華人看到飛魚的問題總是「好不好吃?」而忽略於飛魚的海洋文化意義。

格陵蘭既有的獵鯨文化真實的呈現在市場之中(林維㨗提供)

想藉由海鮮來認識海洋看似俗氣,但身為華人的海洋文學家廖鴻基老師卻認為「海鮮文化」為「飲食文化」的一環,吃魚並沒有不好,仍需要往上關懷到漁業文化、在思考的過程中好好認識「海洋文化」。因此,正確的食魚確實是認識海洋的開始,令人擔憂的是近年來,我國對魚類的需求越來越少,人們對於味蕾上的鮮魚印象也越來越模糊,讓這雙筷子似乎也與海洋越來越遙遠。

03

消失在餐桌上的魚鮮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統計我國人民對於水產的需求量近年來不斷下降,以魚類為例,民國92年國內魚類供應量為68萬1,174公噸、民國99年剩下49萬1,100公噸,到了民國108年只剩下32萬4,100公噸,不及民國92年的二分之一。有些人會將此現象歸咎於國人的飲食習慣改變,例如對於牛肉的需求量從民國89年的7萬4,700公噸,到民國108年已翻倍至16萬4,500公噸;漁業資源逐漸匱乏可能也是其中因素,但人們對「海」的陌生,也是魚類在餐桌上快速消失的關鍵。

現代人生活繁忙,大多人的食物來源都依賴著外食,若想自己準備三餐,超市則成為多數人的主要來源,只是海鮮保存不易、貯藏成本高於其他生鮮,所以在超市架上的魚種大多為主要熱門魚種,特別是鮭魚片、鯛魚片、虱目魚肚、土魠魚片這些已處理好、無刺讓消費者能快速烹煮的魚肉,其他的魚種則像是吳郭魚、龍膽石斑或季節性的香魚、鯖魚、肉魚、白帶魚等,在某些賣場可能還可以找到野生鱈魚、劍齒鰈魚,上述的魚種似乎已佔滿多數人對海鮮的記憶選項,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我國近20年國內魚類與牛肉供給量統計比較(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糧食供需年報)

04

認識海從走入「漁市場」開始

聯合國預估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約20萬種以上,而實際的大小種類可能超過百萬,當我們想更深入的認識海洋生物,除了親自走入潮間帶、潛入海中之外,多數人則會選擇海洋博物館或水族館來享受海洋氛圍,不過真正可以讓人們觸手可及的海洋知識庫,卻是在你我家附近的傳統市場、漁市場,全世界的經濟水產品預估就有1,800種左右,臺灣最常食用與販售的種類,大約200種上下,雖然不及已知生物的千分之一,但是卻是看的到、摸的道、聞的到,而吃就讓自己來決定。

一般菜市場魚攤(林維㨗提供)

穿梭在各式不同的魚攤、魚販之中,從鱸魚、紅甘、鎖管、鸚哥、鳳螺到海瓜子,亦彷彿潛入深海、漫遊近海、誤入珊瑚礁、最後走上潮間帶。當然,漁市場雖然是開放空間,只是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除非家中有熟魚的長輩、友人可以帶入門外,一般人總是容易會鎩羽而歸,因此也越來越多單位開始舉辦認識漁市場的體驗,例深夜凌晨限定的台北批發魚市、基隆崁仔頂魚市走讀,或者是澎湖第三漁港,皆有舉辦達人帶路的走讀體驗,透過不同歷程亦可以感受不同漁市之間的漁獲海鮮差異,隨著不同海域會使用不同的漁法來獲得最適合的魚種,這也塑造出各個地區不同漁業特性,不僅臺灣如此,到世界各地的魚市場中,亦能真正看到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海洋文化呈現。

05

正確「選魚」拯救失衡的海洋

或許有許多人會質疑漁業資源已經在減少了,鼓勵吃魚不就是助紂為虐,讓過漁現象更加嚴重嗎?但當大家時常接收到「過漁」、「漁獲減少」、「魚越捕越小隻」這些訊息,通常都不是自己親身獲得的一手資訊、而更多言語可能又包含了許多主觀立場,而當真正走入魚市場,從眼前的漁貨、魚販的交流、到自己的選擇時,自我就會意識到「海洋發生了什麼事?」

「覺知」(Awareness)是環境教育之中,希望學習者能透過感官知覺能力的訓練,培養對各種環境破壞及污染、以及與對環境美的欣賞與敏感度。對「覺知」一詞的解釋,或許可以用之前熱門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針對精神病患所提到的「病識感」來比喻,當病患缺乏病識感時,是不願接受治療而造成更大的遺憾。一樣的,當人的開始意識到環境「有」問題時,就更能接受有關於環境的「知識」、守護環境的「態度」、改善環境的「技能」,到改變環境的「行動」,達到環境教育過程的五大目標。

馬公魚市場內琳瑯滿目的魚種(林維㨗提供)

要面對海洋資源缺乏的窘境,就不是單純的將魚捨棄至於門外,而是要選擇比較不會衝擊海洋生態系、且在捕魚漁法不會直接破壞海洋棲息地的魚種,為了讓一般大眾更快的選擇合適的漁獲,從民國100年開始,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編印了「台灣海鮮選擇指南」針對台灣常見海鮮種類,提供生態、漁法及資源狀況等相關資訊,以及綜合的觀點與建議讓消費者運用消費與筷子的力量來決定海洋的未來。

06

從「捕漁」到「補魚」

消費者行為雖然是改變社會的重要力量,只是在海洋資源的快速消耗下,利用新台幣下架似乎是緩不濟急,然而海洋生物系統就如同一座大型的金字塔,當內部的海洋生物不斷消失時會導致連鎖性的滅絕,造成海洋生態可能在一夕之間直接崩解的危機,此時就需要以適當方式的將各類魚種補充回復至海洋,以穩固海洋生態系的平衡。

現在已禁止使用的三層流刺網,因為無選擇性濫捕特性,曾經造成海洋生態的浩劫。(林維㨗提供)

「補魚」並非宗教儀式般的放生,而是指經由專業的水產單位或事業組織,將特定魚種繁殖、育苗,再放流至適合該魚種的環境,臺灣擁有成熟的水產人工繁殖技術,能大量培育數十種的魚苗,包含鯛魚苗、石斑魚苗、鮸魚苗、午仔魚苗、烏魚苗等各類魚種,近年來魚苗放流也逐漸開放讓民眾參與,成為重要的漁業資源保育體驗活動。特別的是除了一般水產單位外,澎湖尖山發電廠從過去為了能證明電廠溫排水水質良好、除了不會影響近海生態外、亦利用電廠的溫排水在廠內沉沙池中養殖魚苗,已復育澎湖漁業資源,並從民國91年開始每年在澎湖海域辦理放流活動,今年更特別的是與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合作復育具有活化石之稱「三棘鱟」,並在澎湖湖西海域放流,希望能讓這些原本就生活在澎湖、金門與臺灣西部沙岸地形的保育類動物可以重返自然,豐富海洋生物多樣性。

尖山發電廠邀請社區一齊放流初生一齡的小鱟(尖山發電廠提供)

07

讓行動回歸到知識,重溯新的海洋文化

時至今日,人類對海洋理解始終僅在於皮毛,仍然有太多不知、未知甚至無從得知的海洋知識正等著發掘。而對於已知的知識,除了既有的報章雜誌可以獲取更多新知外,網路的資源更是豐富,例如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台灣海洋生態資訊學習網」、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都有完整的海洋生物生態知識。對於直接透過影片學習的民眾,YouTube的「臺灣通識網」也有海洋相關的課程可以更深入的認識多面向的海洋學,更值得一提的是,多年來在恆春地區復育珊瑚礁生態系的台電,亦有在YouTube上放有「南灣海域珊瑚礁生態系調查監測系列影片」從珊瑚的基本知識、到整個珊瑚礁生態物種皆有詳細的介紹以及彷彿置身海洋的影片內容,重現海洋最真實的面貌。

自然生態與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不斷互動的過程,人類文明也在幾千年來不斷的與海洋相處,造就各種特殊的海洋文化、也在不當的過程中也造成難以挽回的環境破壞。面對現今海洋的危機,更需要透過不同的契機來深入認識我海洋與環境,不管是注重文化傳承的「傳統生態智慧」(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TEK)、或是注重人與環境共生的「里山里海」(Sato Yama, Sato Umi),運用更多元的觀點,以及海洋教育、環境教育和戶外教育的等各種媒介及教育方始,讓人們可以更加認同所生存的藍色星球,倘若每個人都開始關注海洋、且做出具體的行動,我們堅信這個世代的海洋文化,一定會有更美好的展現,豐富的海洋生態也會隨之回到大家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