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處 仁澤地熱電廠啟用及前瞻技術MOU簽訂

再生能源處 仁澤地熱電廠啟用及前瞻技術MOU簽訂

擁抱大地熱情 翻開綠能發展新扉頁


2024.04.26

01

擁抱大地熱情 翻開綠能發展新扉頁

臺灣於環太平洋火山帶上,地熱能源是一個天賜的地下寶藏。長久以來,人們將地熱當作溫泉的來源,享受其舒緩身心的功效;而在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中,地熱更被視為重要的再生能源。2023年,由台電公司與中油公司合作建立的仁澤地熱發電廠正式啟動,開啟了臺灣地熱能源的全新篇章。

仁澤電廠啟用典禮邀請多位嘉賓出席,共同為臺灣地熱發展翻開新的一頁。左起為經濟部次長兼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行政院長陳建仁、宜蘭縣長林姿妙、立法委員陳歐珀、中油董事長李順欽。
仁澤電廠啟用典禮邀請多位嘉賓出席,共同為臺灣地熱發展翻開新的一頁。左起為經濟部次長兼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行政院長陳建仁、宜蘭縣長林姿妙、立法委員陳歐珀、中油董事長李順欽。

02

啟動地熱 國營事業攜手並進

地熱能源具有清潔、穩定、可持續的優點,是一種理想的再生能源。早在1981年,我國即已建立3MW(百萬瓦)的清水地熱發電廠,不料因為管線鏽蝕與結垢問題,使發電量逐年下滑,至1993年終止營運。當時受限於地質條件的不確定性、鑽井技術的高成本、以及設備營運維護的不易等難題,讓臺灣的地熱發展暫時止步。 目前臺灣傳統之地熱發電主要依靠地熱水做熱交換,才能轉換成電力,鑽地熱井時需要鑽達水層才有利於發電。又因臺灣坐落地震帶,較為破碎的地層條件增加傳統地熱井探勘的難度。而地熱鑽井費用高昂,平均每挖一公尺需要耗資新台幣4.3萬元,每一口地熱井井深至少需要達1,500~2,000公尺才能確保地熱井的溫度足夠發電。為了加速推動地熱發電,經濟部於2018年1月成立地熱發電國家隊,整合產官學研等單位的資源和專業,由擁有油井鑽探技術中油負責前期地熱鑽井,台電負責中後期電廠開發與運維,並選定宜蘭縣大同鄉的仁澤地區作為地熱開發標的。

中油曾在1983年於仁澤開採地熱井,當時地熱條件雖已具發電潛能,但發電技術還未達經濟效益,因此後來把井讓售給羅東林管處做溫泉井。圖為仁澤既有1號地熱井。
中油曾在1983年於仁澤開採地熱井,當時地熱條件雖已具發電潛能,但發電技術還未達經濟效益,因此後來把井讓售給羅東林管處做溫泉井 [1] 。圖為仁澤既有1號地熱井。

宜蘭仁澤地區是臺灣最具地熱潛力的地區之一,擁有豐富的地熱水資源,且地層相對穩定。經過多年的探勘和試驗,台電與中油已完成仁澤3、4號井,台電依據此兩口井之產能規劃裝置容量840瓩的地熱發電機組,於2023年6月試營運,更順利在同年10月正式啟用。

2018年,台電時任董事長楊偉甫(右)與中油時任董事長戴謙(左)共同簽署宜蘭地熱開發合作意向書。
2018年,台電時任董事長楊偉甫(右)與中油時任董事長戴謙(左)共同簽署宜蘭地熱開發合作意向書。

再生能源處(以下簡稱再生處)處長蔡英聖分享道:「仁澤電廠原定是2024年啟用,不過試營運期間的運作情況良好,所以提早正式商轉。我們估計仁澤電廠一年的發電量可達470萬度,若以一般家戶用電一年使用電量1,200度計算,可供應宜蘭大同鄉三分之二的家戶用電需求。」

註釋
[1] 參考中油新聞稿〈台灣中油公司宜蘭仁澤3號地熱探勘井開鑽 再生能源開發再下一城〉(2018/11/07)
https://www.cpc.com.tw/News_Content.aspx?n=28&s=3578,取用日期:2023年12月26日。

03

與地方共榮 活化在地新可能

很多人也許會好奇,仁澤電廠的發電量遠遠不及傳統的大型電廠,那是否有發展的價值呢?蔡英聖指出,相較於傳統的大型火力電廠這種集中式能源,地熱電廠目前的發電量雖然規模小,但與其他再生能源一樣都具有能源供應分散化的優點,發電後可以就近供電,更即時回應在地的電力需求,進而提升電網韌性。 「當初建置宜蘭仁澤電廠時,我們都盡量找當地的人來做勞力與技術性的支援,只要是地方能夠協助的,就會盡量與地方做結合。一方面固然是回饋地方、創造工作機會,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透過參與建置,使在地民眾了解並認同再生能源,這是我們推動再生能源時相當重視的。」蔡英聖說明,再生能源的核心價值是永續發展,而電力建設本身與地方社會的關係緊密,彼此如何共生共榮,也是永續課題的一環。

台電再生處處長蔡英聖。
台電再生處處長蔡英聖。

04

立足臺灣 攜手國際

地熱發電的技術涉及的層面較廣,對於地層的結構、鑽井技術、發電系統等都需要研究。為了替地熱能源的長遠發展鋪路,除了積極與在地溝通合作外,台電也取經外國先進地熱技術之經驗。2023年4月,台電與GreenFire Energy簽訂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正式牽起跨國夥伴關係,期待引入創新之閉環式地熱技術(Closed-Loop Technology),優化傳統型地熱發電模式,讓地熱發電更具效益! 目前主流的地熱能源開發,皆需要兩口井才能運作,分別是抽取地熱水的「生產井」,以及熱交換完畢後,將冷卻的地熱水回注地底的「回注井」。未來如順利導入GreenFire Energy鑽井技術,地熱發電只需要一口井,讓工作流體透過井中的管中管在地底完成熱交換,鑽井不一定需要至水層,亦不用灌水、抽水,可大大減少地熱開發的成本。

裊裊白煙從地熱井不斷冒出,不禁引人想像地底下那豐沛的地熱資源。
裊裊白煙從地熱井不斷冒出,不禁引人想像地底下那豐沛的地熱資源。

再生能源發展日新月異,讓人滿懷嚮往與憧憬,更令蔡英聖笑稱,技術的創新不斷將想像化為現實,令人「敢做夢」了;然而要實現再生能源所勾勒的美好前景,社會的其他面向如法規制度等,也需要與時俱進。蔡英聖強調:「再生能源是新興的領域,雖然充滿可能性,但還需要政府與民間共同協力,才能建立起健全的產業與環境。台電作為我國能源政策的執行者,在發展再生能源的道路上也期許扮演領跑者的角色,整合各種資源和技術,讓再生能源的未來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