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處 煤輪船隊與世界接軌

燃料處 煤輪船隊與世界接軌

大船入港 電業昌隆


2017.10.11

01

大船入港 電業昌隆

長兩百多公尺的「電昌七號」,乘載著煤炭不停歇地執行任務。
長兩百多公尺的「電昌七號」,乘載著煤炭不停歇地執行任務。

凌晨一點,大多數人都已入睡,一艘大船慢慢地駛入台中港,船長與大副再三確認港區海圖,將兩百多公尺長的「電昌七號」,安全停靠在卸煤碼頭;這艘剛從印尼載了滿船煤炭的巨輪,在海上經歷將近一周的航行後,終於回到了台灣。船員們處理完進港的手續後,接著要把握靠岸的一兩天時間,整理保養機艙、甲板,補充船上的日用品。當白日升起,港邊的螺旋式卸煤機開始運作,將輪船載來的煤迅速地鏟起,倒入輸送帶,送至臨港不遠的電廠中,持續為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提供每日所需的電力,而煤輪在卸煤完畢後,又緊接著出發到下一個港口裝載,繼續它的任務......

02

確保能源多元化 煤輪船隊應勢而生

台電公司成立六艘煤輪的船隊, 提升進口燃煤的自運率至25%。
台電公司成立六艘煤輪的船隊, 提升進口燃煤的自運率至25%。

翻開台灣的電業發展史,從水力開始,逐漸進入到火力(燃油、 燃煤、天然氣)、核能、以及風力與太陽光電的時代,然而由於台灣的天然資源有限,加上地理環境條件的影響,現階段唯有採用多元化的能源供應,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國際舞台上擁有立足之地。就燃煤使用來說,必須仰賴從國外進口,以散裝的船舶來運輸,但是海運的價格,會循著氣候、金融市場等外在因素而波動劇烈;為了確保燃料供應的安全,穩定海運成本,台電公司遂在民國89年成立運煤船隊,並取電業昌隆之意,以「電昌」為名,打造電昌一號與電昌二號兩艘煤輪,至民國100年時,考量後續煤輪的接替,新增電昌五號到八號。至今,這六艘煤輪,將進口燃煤的自運率,提高至25%左右,使台灣的燃煤供應更加穩定。 目前這些煤輪的航線,以印尼及澳洲為主,印尼的航程來回大約需要兩周,澳洲則需要一個月。船員們在這些長期不間斷的航程中,不但戰戰競競地應對變幻莫測的海象,更從與各地的觀察與交流中帶回了寶貴的航運經驗,與燃料處團隊共同討論研擬計畫,一起讓船隊持續更新,努力做到節能減碳、減少對海洋的污染,自信地航向四方。

03

國造煤輪新設計 環保與國際同步

在電昌五號到八號的煤輪建造計畫中,燃料處特別為這四艘船打造各種節能措施,雖然是國造船舶,但在民國99年安放龍骨時,便領先業界,採用先進的主機與發電機設計,使氮氧化物(NOx)排氣符合隔年(100年)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才開始執行的第二期環保標準,也因此四艘船共取得了16張柴油機國際防止空氣污染證書。

壓艙水處理系統。
壓艙水處理系統。

燃料處也注意到壓艙水措施可能會將本地物種吸入帶至他處,進而影響該地的生態環境,為了降低此一風險,電昌五到八號皆裝設「壓艙水處理系統」,在壓艙水排出前進行過濾,同時亦針對病原性的微生物,如霍亂弧菌、大腸桿菌、腸球菌等,使用紫外線殺菌,讓環境污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負責船舶建造計畫的陳承明計畫工程師,分享系統設立至今所秉持的信念說道:「那時壓艙水國際公約才剛開始推廣,在國際上相關系統的使用經驗與國際船舶使用者還很少,我們從設計基準、系統功能、運轉控制到後續的維護保養,都是從頭學起,就是希望船舶造好後,是最好的品質,可以在國際港口間運行順利!所以直到民國106年壓艙水國際公約開始全面執行時,電昌煤輪已有至少6年的經驗累積,足以滿足現在國際港口更為快速的裝卸貨節奏。」

04

持續更新 進塢改造配備升級

負責船舶建造計畫的陳承明計畫工程師。
負責船舶建造計畫的陳承明計畫工程師。

在平日的航行任務中,船員們便會定期的巡視、維護甲板與機艙的各項設施,但在船身外側,尤其是長期浸在海面下的船底,則有賴兩年半一次的進塢維修,才能徹底地整理乾淨。民國103年,電昌五到八號進船塢維修,是大船下水後,第一次回到陸上完全離開水面的時候,工作人員將為船體尤其水線下的部分以及設備進行全面保養,把附著在船底的貝類、藻類清除乾淨,除鏽、除污後重新上漆。在此期間,一套嶄新的節能裝置已在旁等待著,要將這些煤輪在水面下的螺旋槳改造升級。 自這四艘煤輪正式啟用到第一次塢修的兩年半間,燃料處持續地關注船舶節能減碳技術的相關資訊,經過專家顧問評估後,決定為煤輪增設「螺旋槳帽葉片」及「跡流均衡導管」兩種節能裝置。之後當船隻行進時,水流通過跡流均衡導管,帶進更多水流來到螺旋槳面,再配合螺旋槳帽葉片,使整體的阻力下降,提升推進效率,每艘船在航程中大約能因此節省5%的燃油,不僅減少空氣污染物的排放,二氧化碳也因此每年約減排4,475公噸。升級後的電昌煤輪們,穿上新漆成的紅藍色新裝,陸續回到崗位,在湛藍海面上一次次劃過無痕的船跡。

工程師們會定期將船隻進塢維修。
工程師們會定期將船隻進塢維修。

05

友善海港環境 完成運煤使命

螺旋式卸煤機正要卸煤。
螺旋式卸煤機正要卸煤。

台電運煤船隊成立至今,一直以「綠色船舶」的目標在前進,造船雖不是本業,但燃料處的同仁們積極地參考各方的專業意見,與國際間最新的環保標準同步,盡全力讓船隻運行時對海洋造成的影響降至最低。此外,在卸煤運至各燃煤電廠的過程中,台電亦逐步更新設施,包括改善運煤的輸送帶及逐步新建室內筒式煤倉,讓煤料在密閉的環境中完成運送,有效地減少煤塵揚起,使得煤港的環境更加潔淨。未來,電昌煤輪亦將秉持著環境友善的原則,帶著更新、更好的設備,繼續在大海中乘風破浪,戮力完成運煤的使命。

位在發電廠附近的煤港,仍堅守著環境友善的原則,繼續完成運煤的使命。
位在發電廠附近的煤港,仍堅守著環境友善的原則,繼續完成運煤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