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營業處 打造綠建築響應低碳旅遊

花蓮區營業處 打造綠建築響應低碳旅遊

沿緣綠色足跡 從建築走入山林


2019.11.29

01

沿緣綠色足跡 從建築走入山林

雲煙丘壑與湛藍碧海之間,花蓮,孕育出獨特的悠緩步調,以農業與觀光為主軸的經濟模式,借取於天然資源,使人們更加珍惜腳下的珍貴土地,也促使人們思考環境永續的相關議題,凝聚成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綠色生活意識。長期服務地方的花蓮區營業處,感染著這份共識,著手打造綠建築辦公大樓,並響應運動觀光風潮,認養登山步道參與淨山,設置鐵馬驛站,在執行業務之餘,以身體力行的方式,逐步拓展出花蓮區營業處的綠色足跡。

02

綠建築認證 友善環境辦公空間

民國92年,花蓮區營業處正規劃興建新的業務辦公大樓,在描繪建築藍圖之時,同仁們提出此時建築界正興起「綠建築」概念,花蓮區營業處何不也朝著綠化、保水、節能減碳、改善污水垃圾等方面去發想,以減省能源消耗,降低汙染的工法,將環保永續的精神體現在新建物的設計中?這樣的提案立即取得大家的認同,後續規劃施工之際,同仁們便盡可能地把各項節能技術融入建築中,將新大樓打造成一個友善環境的辦公空間。

蘇處長提到在興建過程中, 因應花蓮的氣候與產業技術而累積起豐厚的經驗。
蘇處長提到在興建過程中, 因應花蓮的氣候與產業技術而累積起豐厚的經驗。

當大樓於民國105年完工後,經政府審查在「綠化量」、「日常節能」、「水資源」、「汙水垃圾改善」等項目,皆符合綠建築指標的評估標準,因此獲得了內政部頒發的綠建築標章認證。回溯綠建築辦公大樓的建置過程,花蓮區營業處蘇建財處長說,同仁們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資源內,盡力爭取與在地的技術廠商合作,建設時還曾經歷颱風等天然災害帶來的考驗,從中累積了許多在地經驗,為將來推動改建綠建築帶來極大的助力。

03

量身打造節能設備 化身市鎮新綠點

新建成的業務辦公大樓,處處可見節能減碳的巧思。如將整棟建築的方位設置成座西南朝東北,於面陽處增設遮陽板,有效減少日曬降低室內溫度,並增加通風效果。在車棚屋頂的空地上,興建太陽能光電板,可直接將發電引自花蓮區營業處內部使用。綠意盎然的外部庭院區,設有雨水回收系統,將雨水導引至回收桶中儲存,定時供給澆灌屋外植栽。環繞建築物外的照明設備,則是在每柱路燈上裝設太陽能光電板與小型風力發電機,將兩種電力來源結合存至蓄電池內,在夜晚來臨時供電,維護夜間用路安全。

部分建築玻璃則鋪設光電膜板,將所吸收的熱能轉化成電力,供應大樓外彩虹鋼環藝術裝置的夜間照明。針對現代大樓內最耗電力的空調設備,則設置了儲冰再生能源系統,主要利用夜晚的離峰電力時間,運轉儲冷主機製造並儲存冰塊,隔日經空調釋冷,降低尖峰用電時段負荷,可有效地節省電費,亦降低電力容量與空調設備的容量。透過在每個小地方量身打造適合的節能設施,日積月累之下,終將化成可觀的節能效益,為貼近自然的複層植栽所圍繞的業務大樓,由內而外都成為花蓮市區中的新綠點

04

巡查淨化山林步道 守護自然面貌

在登山健行活動熱絡的花蓮,花蓮區營業處積極地響應山林步道的環境維護,從民國101年起,開始認養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大同大禮步道,號召花蓮區營業處同仁與當地熟悉山況的登山社組成志工隊,平均每兩個月就利用周末假日出隊一次,帶著手套夾子垃圾袋等工具,沿途進行淨山活動,撿拾步道間的人為垃圾,並將巡查山況的結果向太管處回報,一同維護步道路線的安全。大同大禮步道主要以途中所經的太魯閣族部落為名,部落經歷遷村下山後,平時只有少數族人往返於山中,目前山屋皆以太陽能光電作為用電來源,在巡查路程中,若遇到部落居民,同仁亦會主動為其供電設備進行檢測,確保用電安全。

認養步道使得同仁們與山中部落之間建立起緊密的連結。
認養步道使得同仁們與山中部落之間建立起緊密的連結。

而從起點太魯閣遊客中心到大禮部落來回約需六至七小時,若要到更深處的大同部落,則須有兩天一夜的時間安排,同仁說,剛開始參與志工隊時,往往腳程跟不上力不從心,為了跟上隊伍,還有同仁開始進行健身,漸漸地大家都能順利走完全程,趕在夜幕降臨影響視線之前回到市鎮。在巡查淨山的過程中,同仁們亦不忘向山友們提醒無痕山林的觀念,幾年下來,山道間的垃圾量越來越少,為同仁的淨山工作減輕了不少負擔。

每次巡查山道後志工隊總是帶著滿滿的收穫下山。
每次巡查山道後志工隊總是帶著滿滿的收穫下山。

而在維護環境的過程中,許多同仁也開始體會到登山健行的樂趣,甚至邀請家人朋友參與,讓志工隊的陣容越來越龐大,大家一同來守護山林自然間的原始面貌。

維護環境的同時又能強身健體, 讓更多同仁加入認養步道的志工隊行列。
維護環境的同時又能強身健體, 讓更多同仁加入認養步道的志工隊行列。

05

資源再生建成驛站 持續傳遞綠色願景

花蓮另一觀光旅遊的熱點,是瑞穗沿著193縣道飽覽沿途風光的自行車道,花蓮區營業處在與花東縱谷國家公園商討合作後,在花蓮區營業處的瑞穗服務所外,由同仁發揮創意,以廢棄的電桿鋼條、報廢的設備、舊單車,將資源再生利用,混搭建成一座具有台電特色的鐵馬驛站。除了有涼亭供車友們休憩外,在營運時間內,服務所亦開放盥洗化妝間,讓車友們可以從容整裝,神清氣爽地再次單車上路。

透過與地方觀光活動的互動,傳遞無痕山林與健康生活的願景,花蓮區營業處同仁亦感受到自身能力範圍內,或許還可以再為環境付出一些,因此,花蓮區營業處也規劃在未來增加認養新的山區步道,擴大淨山與巡查的範圍,讓花蓮壯闊多姿的山林美景,隨著乾淨清爽的山道,印在每個山客的心中;讓健康低碳的鐵馬足跡,踏遍這美麗的綠色家園。

同仁發揮巧思利用廢棄物妝點供自行車友們 使用的鐵馬驛站。
同仁發揮巧思利用廢棄物妝點供自行車友們 使用的鐵馬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