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服務處 電幻1號所

公眾服務處 電幻1號所

電力X藝術 能源教育的創意基地


2021.12.13

01

電力X藝術 能源教育的創意基地

你對於藝文展館的想像是什麼呢?台電公司以再生能源為題,在新北市板橋區打造了特色展示館「TAIPOWER D/S ONE電幻1號所」,讓老字號的電力企業與創新的藝術設計激盪出耀眼的火花。無論是喜歡文創的藝文咖,還是對綠能好奇的朋友,電幻1號所都絕對令你大開眼界。

電幻1號所的戶外裝置藝術「城市光井」。
電幻1號所的戶外裝置藝術「城市光井」。

02

電力與設計的美妙共舞

在縣民大道二段路上,一座巨大的金屬立方體緊鄰人行道,宛如明鏡地映照出人車流動的景象,晚上則在絢麗燈光下為板橋街頭增色不少。「這是電幻1號所的室外大型裝置藝術『城市光井』,看到它就知道台電新民大樓到了。」公眾服務處(以下簡稱公服處)業務宣導組課長、電幻1號所副館長黃惟伶介紹,城市光井本身其實是台鐵機房與地下通風口,地點就位處展館的門口旁,動線上難以迴避,因此由設計團隊進行創意改造,如今不再影響觀瞻、反而成為全新地標。

全台首座VR六軸機械手臂,透過虛擬實境讓訪客展開身歷其境般的綠能巡禮。
全台首座VR六軸機械手臂,透過虛擬實境讓訪客展開身歷其境般的綠能巡禮。

走進電幻1號所,立即可見一座結合了VR裝置的大型機械手臂,遊客只需現場免費預約登記,即能以第一人稱視角走訪台電的再生能源設施,以目前展映的綠能飛行主題為例,你將隨著檢修人員一同攀上高聳的風機、在機艙頂部遠眺地平線。除了VR體驗,一樓舒適的交流空間以PowerLab為稱,經常舉辦講座、工作坊等活動,更有藝術家、設計師以及能源教育者長期進駐,形成數位工藝聚落;駐點的創客(Maker)們透過彼此在創意上的磨礪,持續創作出有趣的綠能教具。

沿著名為光盒子的階梯前往二樓展區,樓梯轉角平台、二樓通廊,則是稱為D/S ONE Gallary的空間,並以半年為檔期持續邀請藝術家展出作品;而連接鄰棟建築的空橋裝設了以聲音為主題的展覽裝置,館方更巧用象形字意,將空橋取名為「聶音橋」。

不容錯過的還有懸吊裝置作品「氤氳」,它們是以台電燃煤發電產生的煤灰混合白瓷,再以3D列印技術製成,仔細觀察表面紋理皆有所不同,這些波紋都是以電能數據運算轉化而成,充滿能量流動之美。

03

換上運動服再來逛!

展館二樓結合Energy和Gym兩個字,發展出能源健身房(Energym)的概念巧思,遊客只需領取感應手環即可化身為「能源自造者」,前往各關進行趣味挑戰、累積能量分數。沿著動線探索展區,每個展示都以數位科技巧妙包裝能源主題: 「溫室瑜珈」以動態捕捉技術,將訪客的肢體活動以流動的繽紛光點即時呈現於螢幕上,並以靜止與活動時的冷暖色調轉換,暗喻碳排放的變化;「能源觀測站」以實體模型展示分布在各種地形的再生能源,結合透明螢幕呈現的特效與即時更新的電力資訊,虛實結合的整體設計讓再生能源知識更加引人入勝;「60Hz電力心跳」則以互動光桌積木遊戲讓民眾體驗電網的調度運轉,考驗玩家的機智與策略。

而針對水力、風力、太陽能、波浪能、地熱等五種再生能源,設計團隊打造出「水力彈跳」、「風力舞踏」、「光伏運動」、「波浪戰繩」、「地熱飛輪」等關卡,玩家必須在限時時間內,透過跳躍、左右踏步、將「電子」球投入球洞、甩動戰繩、踩踏飛輪,完成指定標準才能累積分數。這些關卡模擬了各種能源的特性,設計出簡易而活潑的互動方式,而最多允許雙人同時進行關卡,讓訪客可以一較高下,大大增加了競賽的樂趣。

完成關卡之後,民眾可以將手環裡累積的能量分數匯入「放電場」,不僅是查看自己的闖關成績,更象徵了各種形式的能源一併匯入電網。而如果累積的能量分數達到門檻,更可以啟動光影劇場,感受沉浸式體驗的獨特張力。設計團隊以富有創意、互動性極高的方式包裝能源主題,讓大家以「身體力行」的方式認識再生能源。

04

綠能推廣的創意基地是如何誕生的?

電幻1號所開幕於108年12月,隔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而它所座落的新民大樓其實甫於104年落成。台電的新民大樓肩負多元任務,不僅即將成為台電台北南區營業處未來的服務據點,地下層也設有配電變電所(Distribution Substation, D/S),以滿足新板特區逐漸提升的用電需求。而在規劃興建之初,台電便將1、2層樓部分空間用於公益回饋,並拍板決定規劃為具有教育功能的展館。 公服處處長袁梅玲指出:「台電致力於創新轉型,近年也積極推動空間開放與活化,而大眾的轉念對於社會永續發展也很重要,因此『增進與社會溝通,讓民眾認識、擁抱綠色智慧未來的內涵與應用』正是打造電幻1號所的初衷。」

公服處處長袁梅玲。
公服處處長袁梅玲。

在公服處統籌之下,結合藝文設計和綠能知識推廣的電幻1號所於焉誕生。而從展館名稱即可看見巧思,除了將門牌地址的1號用於命名,設計團隊更翻玩字義,以設計(Design)和永續性(Sustainability)重新詮釋D/S的簡寫,既呼應大樓地下的變電所,也充分呈現展館的自我定位。 回想從107年開始的籌備期,黃惟伶對於各種溝通協商、意見整合的印象最為深刻。她解釋,在電幻1號所展館施工的同時,水平樓層有對外招商的餐廳裝潢、上方樓層則是北南區處的工程,三組廠商同時施作工程,便讓施工介面的協調管理遠比預期複雜。「比如說整棟大樓的電力線路是相連的,廠商之間的用電需求自然成為需要協調的一部分。」黃惟伶指出,正好北南區處就是受理用電申請的單位,當時也獲得相關同仁的協助,因而加快了解決問題的腳步。 打造展館的過程也顯得好事多磨。黃惟伶舉例,由於地下層是變電所,要在一樓裝設重達2,400公斤的VR六軸機械手臂,必須兼顧建築結構的安全性,並且需要結構技師的簽證。「我們沒有工程背景,所以是第一次知道,加上這座機械手臂是全台第一座、完全沒有前例可循,所以當時遭遇很大的困難。另一方面,展館的設計也是專業團隊精心規劃的,要如何盡量克服工程上的困難,去實現設計團隊的巧思,我們就是扮演居中溝通的角色。」 雖然展館的工程規模遠遠不及台電其他的大型工事,但對於專業不在工程領域的公服處而言,這是首次迎接的巨大挑戰,因此公服處也特別請北區施工處的同仁協助監造。而工程安全與品質向來是台電工程部門所注重的關鍵,尤其電幻1號所是向大眾開放的場館,安全性更不容忽視,北區施工處於是也以一貫的高標準為工程把關,在跨單位合作之下,使得電幻1號所最終如期完工,原先的空間設計也絲毫不打折扣。 談到台電與設計團隊如何聯手,黃惟伶說:「公服處規劃好主題、擬定必須涵蓋的內容,去溝通展館希望營造的體驗;提供方向之後再由設計團隊發揮創意,例如VR體驗是我們提出的需求,而結合機械手臂就是設計團隊的點子。」台電和設計團隊彼此充分溝通、更尊重外界的專業,合作無間地打造令人耳目一新的綠能展示場域,更顯現出老字號公司勇於創新的年輕心態。

05

靈活調整,持續創新的能源教育

「營運一年多以來,已經有不少國小到高中的教師與學生以團體形式來訪,讓本館儼然是北部綠能教育中心,甚至榮獲教育部頒發台灣科學節『十大科普基地』的殊榮。」袁梅玲期許電幻1號所可以成為一股嶄新能量,為台灣綠能教育注入新活水。

電幻1號所展現了設計與永續性的完美融合。
電幻1號所展現了設計與永續性的完美融合。

不過事實上,電幻1號所正式開放不久,便碰到籠罩全球的新冠疫情,面對防疫需求,展館先後已有兩度休館,但這項考驗並未慢下電幻1號所的腳步,反而突顯出團隊的靈活應變能力。為了能源教育和藝文推廣,營運團隊轉而發展線上活動,並開發多款教具,藉此與外界維繫數位上的連結。民眾只需線上完成指定步驟,即可收到營運團隊所寄送的教具,進而居家感受DIY樂趣。 這些由公服處與外部團隊一起發想的教具,有不仰賴電池點亮燈光的「發電彈片」、也有結合地理知識的「能源地圖」、還有需要玩家模擬電網運作輪流出牌的「能源撲克」,透過充滿設計創意的教具,不論各種年齡層的朋友都能從寓教於樂的體驗中增進對電力的認識。

針對不同年齡層的朋友,電幻1號所推出各式綠能教具。
針對不同年齡層的朋友,電幻1號所推出各式綠能教具。

此外,電幻1號所也加以應用視訊軟體Gather.Town發展線上互動,希望當實體展館不便開放的時候,人們也能以數位方式親近藝文與綠能教育。不久的未來,電幻1號所還希望發展更具深度的能源教育內容,主動前進校園或社區進行推廣,讓綠能與環保永續的概念,能夠以兼具設計美感和遊戲趣味的方式融入大眾的生活。 袁梅玲說明,台電近年在公共藝術參與及策展、文創與循環經濟之結合、文史保存等等面向都備受關注與肯定,往後將更進一步凝聚公司跨單位的藝文設計能量、熔煉出能讓大眾看見台電軟實力的美學品牌,進而達到綠色永續價值的溝通與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