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百年樟公護新桃 綠意生態湧活泉
臺灣土地寸土寸金,大城市中更被善加利用,處處充滿高樓大廈,水泥叢林拔地而起,常常讓人感到繁忙、吵雜,但若是緩緩信步在新竹市內臨近科學園區的新桃供電區營運處時,會發現到這城市中難得擁有的一座綠源。營運處內及四周種植了大片的綠地及樹林,宛如被一座小森林緊緊抱住,森林延伸至新竹科學園區周邊行道樹林,充滿綠意盎然的環境讓人不由得輕鬆起來。視線再往綠地中間望去,有座營運處特別量身打造的造景魚池,灌溉花草樹木及魚池裡的水都是利用生活污水處理之再生水及大樓地下室污水池之貯留雨水,打造出的水資源循環系統。當你走累了,可稍作停留,欣賞魚群,並享受樹林間的微風吹拂;營運處別具匠心的環境友善及綠化行動,讓人們在喧囂大城市中得以深呼吸,獲得片刻的寧靜。
02
鬱鬱蔥蔥的微型森林 起始於日治時代
新桃供電區營運處於民國73年成立,其整併桃、竹、苗地區之線務段及變電所,該供電範圍自北為新北市部分三峽、鶯歌地區,至南可達苗栗縣大安溪,主要供電對象為69KV以上的高壓大用戶,其中包含新竹科學園區等許多我國重要的半導體、電子產業,必須提供穩定的電力,責任相當重大。 營運處現址旁的新竹變電所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民國12年的日治時期,經由營運處張德盛課長說明得知,雖然現在的辦公大樓、宿舍大多都是近20年前興建完成,但在日治時期新竹變電所的同仁就開始於四周種植樹木、植栽綠地,往後在此辦公的同仁都會接續細心地照護花草樹木,隨時間飛逝,小樹已慢慢成長茁壯變為大樹時,營運處滿是濃厚歷史情懷的綠意,彷彿陪伴著大新竹地區電業演進。
03
百年大樹見證歷史 營造難得綠色生活
因從日治時代就開始種植大量的綠樹,現今無論是座落在營運處前處綠地庭院,抑或圍繞四周叢林,皆讓人覺得充滿生機,完全沒有一般建築物死氣沉沉的印象。在這群大樹中,靠近宿舍及網球場側旁有兩株樟樹,一棵樹圍約390公分,另一棵約320公分,年歲都已近百,高聳直立相互凝視,巍峨雄偉展現出營運處「鎮處之寶」的氣勢;在大樟樹旁有一株芒果樹,樹圍220公分,迄今也過耳順之年,古木參天的樣貌非常壯觀。 除百年樟樹外,營運處周邊還有許多品種的樹木,例如榕樹、蓮霧樹、玉蘭花、含笑、七里香、各類杜鵑、麵包樹、柚子樹及大王椰樹等二、三十類樹種,張課長特別指出,無論從早期種植或是近期栽培的樹木都是重要的綠色資源,會用心愛護,定期給予修剪及灌溉,甚至該兩棵大樟樹,再過數年後,可以向新竹市政府申請獲得百年老樹的認證,非常寶貴,更須妥善呵護。因為這些樹木枝繁葉茂緣故,常可看到鳥兒飛來至此築巢,城市中難得一見的自然生態樣貌,全在此呈現出來,於林蔭步道散步時與大自然來場心靈對談,亦有助於抒活緊繃的身心。
04
污水再利用巧思 水資源得永續循環
營運處綠地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尺,面對如此寬廣綠的地,灌溉水源如何取得變成一門重要議題。張課長提到,參考許多建築之中水系統案例,並重新思考營運處可以調整改建的方法,最後利用生活污水處理後之水源建置一套澆灌系統,將管柱圍繞庭院四周,供水後從管柱噴灑出水,作為灌溉花草樹木之用。除此之外,在興建庭院綠地的魚池之際,即預先規劃利用辦公大樓地下室污水池之貯留水引入魚池作為水源來源,如此一來就可減少水資源的使用,同時又可解決灌溉及魚池運作等問題。
在規劃澆灌系統及魚池水源設計上有不少構想隱藏在其中,首先魚池的水與灌溉水源是連結運作的,當從貯留水吸引至魚池中的水源過多時,多出的水就會被導入作為綠地灌溉水;魚池中擺設許多水芙蓉,具有水質淨化的功用,是最自然的過濾器;魚池中飼養的魚多半也是同仁捐贈,包括錦鯉、孔雀魚及台灣原生種蓋斑鬥魚等,造景布置都利用營運處現有的花盆、花器以降低成本支出,魚池裡卻是處處充滿有趣的創意。魚池周邊設有欄杆,原係為防止民眾落到水裡,同時欄杆亦為澆灌系統,供水後欄杆即噴出水柱,可以灌溉庭園四周不易被澆灌到的範圍。營運處的巧思設計,使得庭院綠地變得豐富許多,更讓水資源得以循環再利用,減少資源浪費,環境更加永續。
05
城市中綠意盎然 努力追求環境友善
營運處小小森林是不可多得的城市生態景色,在認真照護之下會面臨到部分樹木類別、生長條件或環境等問題,此時必須請益植物生態老師了解其特性和照顧方式,方可讓大樹一直健康生長在每個角落。綠地庭園中的魚池規劃亦是如此,透過不斷構思並與專家討論,希望能讓水資源循環再利用,同時又能創造環境美化效果。 除了整體環境的綠化維護工作、生活污水處理系統之再生水利用外,營運處在公司再生能源處的主導下,配合政府能源政策,於3座辦公大樓頂樓設置太陽能板,獲得乾淨再生能源,減少污染排放。營運處身為大新竹地區的一份子,無論是植栽生態、水資源循環及潔淨能源等議題中,會持續努力追求環境友善,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