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台電月刊2023年11月號
P. 14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12 台電月刊 112 年 11 月號 發電處處長鄭天德說明燃氣混氫運作機制,未來採用燃氣混氫的機 組可逐漸提高混氫比例,甚至轉為純氫,成為新的零碳電力來源。 逐步加氫減碳 改善傳統火力發電副作用 由於興達發電廠舊燃煤 1 號機、2 號機將於今年 9 月及 12 月除役,剩下舊 3 號機及 4 號機也將在未來幾 年陸續除役。為了穩定供電,多年前興達發電廠就開 始進行更新改建計畫,其中新增燃氣複循環機組接替 燃煤機組,作為穩定供應南部電力的重要支柱。 過去興達發電廠在進入空污季之後(每年10月 至隔年3月底),會減少2部機組投入發電,同時限 縮 65% 的用煤量,供電的重擔則是交由燃氣複循環機 組來承擔。現在為了更進一步減少碳排放,興達發電 廠作為混氫發電示範基地,也著手進行既有機組的升 級和改造,讓混氫試驗真正開始進行。 國家發展委員會(後簡稱國發會)在「臺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當中,明確規劃出未來 各項能源的使用藍圖,其中包含氫能要達到發電占比 9%至12%之間,並藉由氫能發電帶動相關產業,讓 氫氣供應鏈可逐步建立。 根據經濟部制定的〈經濟部臺灣2050淨零轉型 「氫能」關鍵戰略行動計畫〉,顯示導入氫能被視為 在零碳排中的重要能源推動項目,總體績效指標、衡 量標準及目標值在2025年混燒測試階段,預估為燃氣 興達發電廠 3-3 號機已增設混氫設備(圖中右側藍色箱體),預計 將於今年底完成測試驗證。 混氫發電累積裝置量 91MW,2030 年新增燃煤混氨發 電累積裝置量 800MW,預估減碳約 6,877 公噸。 混氫原理很簡單 規模放大另有關竅 當國發會制定出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之後, 經濟部隨之也要求台電朝2050淨零的目標前進。未 來火力發電廠如果要持續使用,就必須要減少排碳 量,且未來氫能會逐年提升,最終要達到整體發電占 比的9至12%之間,燃氣混氫「勢在必行」。礙於國 內還沒有相關技術及資料,目前必須要先做示範性的 測試,在盤點現有的場地、設備、供應、環保、各式 法規等限制下,在可行的電廠進行先行測試。 發電處處長鄭天德說,目前台電燃氣複循環機組 型號眾多,各個原廠也都陸續推出加裝混氫模組的擴 充更新配套設計,混氫量最高可以到 30%;也有原廠 提出能夠以現有機組全氫氣,但這些都需要一步一步 經過測試,因此台電才規劃由興達發電廠開始,以混 燒 5% 作為驗證測試的第一步。 台電現有的燃氣複循環機組都是使用中油進口處 理過後的天然氣(Natural Gas, NG),天然氣的成分 最主要就是甲烷(CH4),當甲烷燃燒後會產生二氧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