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台電月刊2023年9月號
P. 21

  發電廠。透過氣液分離槽、熱交換器、渦輪及發電機 等裝置將地熱轉化成電能之後,再將水注回地底下, 達到資源再生。發電裝置為 0.84 MW,運轉後一年發 電度數估計有470萬度,可供1,200戶使用,已於近 期開始試營運,並申請電業執照,預計於今(112) 年底前拿到商轉執照,可望成為繼宜蘭清水地熱發電 廠、臺東金崙溫泉區地熱發電廠之後,臺灣第三座商 轉的地熱發電廠。 土場地熱發電廠建置於民國74年,是工業技術 研究院受經濟部能源委員會(現為經濟部能源局)委 託興建的示範性地熱發電廠,裝置容量為 0.26 MW, 以研究與示範為目標,在民國75至83年間進行示範 運轉,完成階段性資料蒐集與技術驗證任務之後除 役。中油在民國 107 年重新進行土場地熱發電廠的開 發計畫,規劃今年底可完成裝置容量 4MW 開發。 全臺最大 清水地熱發電廠的新生 宜蘭清水先導型地熱試驗發電廠為國家科學委 員會協同中油、台電籌建之電廠,自民國70年開始 運轉,是臺灣第一座地熱發電廠,然而由於機組、管 線設計不符合熱流體特性,地熱井結垢阻塞、管線鏽 由台灣汽電共生股份有限公司與結元能源共同開發的宜蘭清水地 熱發電廠裝置容量為4.2 MW,是臺灣能源轉型、邁向2050淨零 排放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蝕,湧出之地熱流體也沒有回注,使地熱儲集層供給 能力逐年衰退,於民國82年發電出力僅達裝置容量 的 10%,整體發電效率不符效益而關廠,相關用地及 設備則轉撥宜蘭縣政府。關廠將近30年後,直到民 國91年宜蘭縣政府重新探勘、評估修復地熱井,重 新招商後由台灣汽電共生股份有限公司與結元能源開 發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開發,耗資7.65億,重新配置管 線與發電機組,並修復原有的地熱井。民國110年10 月開始啟用,是全國第一座商轉的地熱發電廠,也是 全臺最大的地熱發電廠。   併聯 仁澤地熱發電廠開發生產示意圖    發電機組           生產井 回注井    尾水回注泵浦      宜蘭仁澤發電廠利用熱交換的原理,將地熱轉換為電能。 資料來源:再生能源處 No.729 TAIPOWER 19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