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台電月刊2023年11月號
P. 11
題,當燃氣複循環機組在氫氣供應還沒穩定、有規模 的供應前,可以持續使用天然氣作為燃料。未來當氫 氣供應增加後,可以逐步提升混入天然氣中的氫氣占 比,甚至到最後專燒氫氣,讓燃氣複循環機組具備高 度的彈性,這也是台電在未來幾年電力開發規劃方 面,優先增設燃氣複循環機組的重要考量因素。 「燃氣橋接」這個概念確認之後,未來新電源開 發以此概念為原則進行規劃及推動。新設機組都需要 考量穩定供電,同時也要讓全臺各區域供需平衡,讓 用電比較多的區域有足夠的電力可以因應在地所需。 因此在新設燃氣複循環機組時,北中南同步都有進行 新機組的更新改建計畫,北部有協和發電廠、大潭發 電廠,中部有通霄發電廠跟台中發電廠,南部則有興 達發電廠跟大林發電廠。 胡處長表示,政府能源政策在民國 105 年規劃非 核家園能源轉型時,就已經訂出 50% 天然氣、30% 燃 煤、20%再生能源的目標,因此在未來3至5年的新 機組都會是燃氣複循環機組,既有的燃煤機組也必須 減少使用,且部分的燃煤機組也會逐步屆齡除役。以 興達發電廠為例,今(112)年就有機組需除役,更 早的林口發電廠、大林發電廠也都有經過更新改建的 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各國認為要達到2050淨零 排放的目標,就會需要新技術、新科技的應用,現在 許多技術都還在實驗室討論、研究發展當中,還未大 規模的商業化,因此2030年會是技術的分水嶺。以 氫能的應用來說,實際上在氫能供應鏈、存放、以及 燃燒上都還有許多技術需要克服,需要等到2030年 之後才會逐漸成熟,同時再生能源可能也會有新的技 術出現、燃煤結合混氨或是有新的碳捕集實際成果足 夠驗證可行性,因此要等時間點到了之後才會有比較 清楚的輪廓、才能描繪出未來的各式能源發展。 在舊機組除役、要有新機組接替下,且同時民眾 對空氣品質逐漸重視,因此未來規劃新增火力電源以 燃氣複循環機組為主。 全國電力能源供需 2030年燃氣複循環機組將大幅增加 根據經濟部能源署(升格前為能源局)〈111 年度 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顯示,目前已規劃陸續增加 協和、大潭、通霄、台中、興達、大林及民營業者森 霸、中佳等燃氣複循環機組,預計於民國112至118 年間新增裝置容量約2,276萬瓩,扣除既有燃氣複循 環機組屆齡除役規劃,預估淨增加約 2,029 萬瓩。 至於既有燃煤機組,能源署也規劃持續積極進行 空污改善,配合空氣品質狀況,逐步降低燃煤的使用 配比。另外為了因應用電成長,則會大量使用燃氣複 循環機組來替代發電,同時穩健的增加綠電來源,確 保整體可以朝向 2050 淨零目標。 破除流言 延長機組使用期又可靠 當政府宣布未來淨零排放的目標後,很多人質 疑,現在新建燃氣複循環機組在未來只會用一段時 間,跟過往電廠的規劃年限不一樣,「不是要淨零 了、那火力電廠應該就用不到了。」 大潭增建計畫 ・3部機 (316萬瓩) ・施工中 台中新建計畫 ・2部機 (260萬瓩) ・施工中 台中二期新建計畫 ・520萬瓩 ・規劃中 大林更新計畫 ・2部機 (130萬瓩) ・通過環評 協和更新計畫 ・2部機 (260萬瓩) ・環評中 通霄二期更新計畫 ・5部機 (325萬瓩) ・通過環評 興達更新計畫 ・3部機 (390萬瓩) ・施工中 興達二期更新計畫 ・260萬瓩 ・規劃中 全臺目前有 6 座電廠正在進行更新改建計畫,燃氣在短時間內仍會是 主要供電來源,同時銜接未來混氫技術,持續邁向淨零排放目標。 資料來源:電源開發處 TAIPOWER 9 No.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