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台電月刊2023年11月號
P. 10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企劃處處長宋祥正表示,當再生能源發電比例逐步提升,台電仍 需兼顧穩定供電,因此新增天然氣複循環機組來橋接淨零及降低 碳排,是這幾年台電最重要的課題。 生能源裝置容量應達到45GW,其中離岸風電會達 到13GW,太陽光電更會有31GW。當再生能源發電 占比提高後,燃氣發電的機動彈性調度特性,能和再 生能源互相搭配,增加系統穩定,但燃氣複循環機組 本身也必須從低碳進化到無碳,這時候像碳捕集、 利 用 與 封 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混燒氫氣及氨氣等前瞻技術就要布局跟上。 依現在的規劃來看,最終在2050年需達到電力 淨零碳排放,因此氫能跟氨能的運用會在這幾年持 續增加。宋處長表示,加上未來火力機組也會增加 CCUS 技術,讓傳統火力機組轉化成為零碳火力的發 電來源。也因為燃氣複循環機組具有相當大的彈性, 除了搭配再生能源達到穩定供電及減碳目標,也可以 從燃料端以氫氣替代燃氣,成為無碳電力,因此台電 在規劃未來新機組時,就會以天然氣複循環機組作為 優先選擇。 台電正在全力拼能源轉型、同時又在替換老舊機 組,這個過程就像一邊穿著衣服另一頭又在改衣服。 當國家目標訂出達到淨零排放的規劃後,發展再生能 源是國家級任務,台電全力配合綠能併網,同時讓電 力系統朝向低空污排放及低碳甚至零碳排放,因此兩 個大目標需要相互配合,同時又要兼顧穩健供電的 使命。 電源開發處處長胡克鴻表示,當世界各國都在朝向淨零排放的目 標時,台電也積極設立分年目標,未來透過天然氣混氫、燃煤混 氨等技術逐步試驗,機組後端排放加裝碳捕集設備,就可能達到 低碳或是零碳電力的效果。 在能源轉型的過程當中,燃氣就是很重要的項 目,因為要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碳排放下降,天然氣 剛好相較其他能源來說,是最符合現況的發電來源, 且跟燃煤發電相比,雖然都屬於火力發電,但燃氣的 污染及碳排都比燃煤發電減少許多。 電源開發處處長胡克鴻說,再生能源因為有無污 染、對環境影響小的特性,因此發展再生能源是達到 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的重要關鍵,也是國際上一致 認同的趨勢,國內在這樣的前提下,當然會積極朝這 方向邁進,在既有的機組上進行相關測試,確保之後 推動混氫、混氨及碳捕集,台電可以與國際合作發展 相關技術。 不管是世界各國還是臺灣的電業部門,都正朝向 淨零排放的最終目標邁進,因為燃氣發電複循環機組 具備更多彈性,在燃料端也可以透過混氫進行減碳, 未來只要技術更成熟,在碳排放、降低空氣污染等各 面向都可以達到更好的成效,因此燃氣發電是銜接過 去現在到未來的重要關鍵。 無碳電力目標 2030為關鍵里程碑 胡處長指出,從2030、2040一路到2050年,能 源配比持續改變下,穩定供電仍是台電最重要的課 8 台電月刊 112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