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台電月刊2023年3月號
P. 23
內回應台電的調度需求,並且採競價方式進行,價 格計算為裝置容量費加上實際使用的電能費,如未 被運用,也可以有固定的裝置容量費收入。而業務 處的需量反應措施,則是用戶可選擇計畫性或臨時 性減少用電措施,於約定日確實減少用電,經計算 後可扣抵電費。此外,電力交易平台的需量反應有 履約問題,若未履約或執行率不佳,可能面臨高額 罰款,而業務處的需量反應方案暫時沒有罰則。 推動儲能向電源端及用戶端發展 儲能系統是目前搭配再生能源發展最好的配套 工具之一,也正因此,全球主要國家均大力推動儲 能系統。然而目前民間申請建置儲能量,已逼進國 發會所訂2030年的儲能目標,因此台電自民國111 年 10 月中旬,即已暫停受理功率型儲能系統的申請 案,並於電力交易平台的官方網站中,明示民間業 者需自行評估風險。台電專業總工程師兼發言人吳 進忠說:「我們很注意儲能產業的發展情形,希望這 個產業能有正向循環,達到合理的供需平衡,讓台 電取得必要的服務,也帶動產業發展與轉型,因此 不樂見發生蛋撻效應,雖然現在儲能發展樂觀,但 仍希望業者留意未來可能的風險。」而台電也指出, 目前電力系統在電源端及用戶端仍有建置儲能的需 求,或許是業者可以考慮的發展方向。 用戶端儲能應用 自設儲能 用戶可透過自行設置儲能系統,穩定電壓優化用電品質,透過自主負載管理以減少電費支 出、參與需量反應以增加收益,亦可透過微電網的建置達到自給自足,同時協助電網穩定。 用電大戶條款 微電網 需量反應 用電契約容量在一定容量以上,可選擇設置儲能,提供廠區內至少 2 小時 電力調節。 太陽光電 儲能系統 發電機組 能源管理系統 風力發電 台電電網 用電負載 運用再生能源、發電機及儲能 等設備在地發電在地使用,以 達到自給自足,除可穩定供電 品質,緊急時可維生自救。 ● 利用離峰充電、尖峰放電,以達到時間電價管理、降低電費負擔。 ● 靈活運用儲能,用戶可參與: ► 計畫性調整用電措施 ► 即時性調整用電措施 ► 需量競價措施 ► 電力交易平台 資料來源:台電公眾服務處 TAIPOWER 21 No.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