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台電月刊2023年3月號
P. 22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言,儲能系統所需空間較小,以1MW的需求做比 較,太陽能建置面積約 1 公頃,儲能系統則僅需一個 貨櫃大小的空間即可。 配電處配電綠能組組長劉俊男表示,工廠或科 技廠內設置儲能系統,除可做為緊急備用電源或廠 內用電調節,也可設定於台電供電離峰時段利用較 低價的電力充電,而於供電尖峰時段釋出電力供廠 內運用,可有效降低電費。儲能系統同時也可以調節 廠內用電量,若工廠趕工或遇特殊情形時,負載可 能超出契約容量,若有儲能系統可即時放電,就具 有抑低用電量的效果,避免因超約而被台電罰款。 不過,因義務而設置的儲能不得進入電力交易 平台做交易。台電電力調度處交易營運組課長廖婉如 表示,有些用戶曾經詢問,如果設置的儲能裝置容 量超過大用戶條款義務容量,超出的部分是否可以 參與電力交易平台?「目前是不可以的。」交易發展 組課長徐唯耀進一步解釋,雖然技術上可行,但還 需搭配精細的計算,且需要有足夠的機制驗證用於 交易的儲能電力確實不包含在用戶的義務範圍內, 才有發展空間。  中小型用戶 儲能多元應用     除去用電大戶義務,中小型用戶若自建儲能也有   多重效益。曾代理董事長則提供了儲能另一種未來想   像,在去年完成班班有冷氣政策後,每間學校都有光 電系統可發電,若再搭配儲能設備,就可以成為一個 區域小型微電網與防災基地。甚至未來電動車也可以 透過雙向充電樁併網,成為家庭最大儲能設備。他進 一步說明,過去從上而下分配的電力,將逐漸翻轉為 由下而上,集結起來成為一個完整電網。在實際應用 層面相當多元之外,中小型用戶還可透過聚合商參與 電力交易平台或台電的需量反應。 聚合商是將中小型用戶的太陽能光電、儲能系 統,或其他發電設備整合後,透過電力交易平台競 價賺取價差的商業模式。許多中小型企業或許因為量 能不足,或無餘裕處理電力交易事宜,而無法進入 電力交易平台,例如百貨業者、旅館飯店、中小型 工廠等。聚合商開發這些具潛力的用戶群,就可以聚 集到一定的容量獲得進入電力交易平台的資格。 饒副處長舉Gogoro為例,「一個Gogoro的換 電站假設電量有 10 瓩可參加交易,這樣是不符合進 入電力交易平台的資格,但若聚合全臺北的換電站 就有機會。事實上,Gogoro 也已透過聚合商進入電 力交易平台開始進行電力交易。」饒副處長強調,在 獲得電力交易資格前,還是需要經過配電處及電力 交易平台的相關審核。 徐課長指出,用戶可視自身條件選擇參與台電業 務處的需量反應方案或以需量反應的身分參與電力調 度處的電力交易平台,兩者的差別在反應時間與費用 均有不同之處。電力調度處的需量反應需在 30 分鐘 台電配電處副處長饒祐禎說到,中小型用戶設置儲能系統,不僅 可自用也能透過聚合商參與電力交易平台。    配電級儲能系統因案場裝置容量小,建置門檻也較低,業者參與 電力交易平台也較踴躍。(圖為桃園台達電子 5MW 儲能案場。) 20 台電月刊 112年3月號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