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台電月刊2022年11月號
P. 25

 萬隆一次變電所地下樓層為變電設施,地上樓層為台電辦公大樓,照片右側為台北一次變電所,明顯可見露天電力設施,道路兩側的變電 所形成強烈對比。
造時,即遭到周邊居民反對,因此即使硬體結構已 完工,線路仍無法遷移,一直到去(110)年台北一 次變電所因設備過於老舊而造成事故,促使國人重 視變電所更新議題。即使台電經過長時間的溝通,組 團帶民眾參觀變電所內設施,並以設備及數據說明 不需過度憂心電磁波對健康影響,然而短期內,變 電所仍為民眾內心裡的鄰避設施,台電還需要更多 時間與耐心,與民眾溝通化解內心的疑慮,才能獲 得更多的善意與支持。
台電除了要面對外在因素,為求順利執行龐大 的電網全面升級相關工程,內部也需要盤整資源。輸 變電工程處處長廖俊峯表示,這次的計畫中,許多 工程都與輸變電工程處有關,在有限的資源下,輸 變電工程處必須妥善分配規劃各工程,並時時以各 種方式支援第一線的同仁,從導入新技術到人力的 調配,都需要費心思量。
綜觀《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因 303 停電事故 而提出,目的在強化電網韌性,降低產業及民生的不 便,提升短時間下因應事故及恢復穩定運轉的能力。
台電於半年內,全方位檢視電網相關設施,訂定 「 分 散 」、「 強 固 」、「 防 衛 」 三 個 主 軸 , 並 梳 理 出 十 大面向,此時此刻正一一落實執行,希望未來能達到 單一電網事故不再導致長時間、大規模的停電事故。 這場十年之約,從過去集中電網轉換到分散電網,是 項龐大的工程,本非一朝一夕能成,台電承諾加快腳 步,也希望能獲得民意支持電力基礎設施的佈建。
台電輸變電工程處處長廖俊峯說明輸變電工程處經常在技術及人 力上支援第一線同仁,一起面對每一項工程挑戰。
TAIPOWER 23
 No.719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