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台電月刊 vol.710
P. 22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公司建置的大數據平台採用業界頂尖的軟體,大數據發展組 大數據發展組組長潘明宏表示,大數據平台的規劃,參考業界的領導技術 的陳俊成希望透過平台協助將公司重要的營運資料標準化, 與作法著手建置,工作很需要創意,例如將電力數據轉化為可視化圖表, 進行分析利用,發掘可利用的價值。 可讓人更有效掌握資料,從中挖掘價值。
說來,大數據分析中心有兩大重要任務,第一階 段是資料蒐集。潘組長比喻「就像一個廚師需要食 材,我們做大數據分析需要資料」,包括公司的重要 營運資料、電表、氣候、再生能源⋯⋯等資料;第二 階段是資料的治理,屆時需要的人才是「資料科學 家」,進行數據的分析應用。
由於需要公司各單位提供既有重要營運資料,有 些單位視為額外的負擔,加上不同單位不同系統要接 軌,格外需要溝通說明。他說明將資料上傳大數據平 台的好處‥「可減輕資料擁有方的負擔,避免過去遇 到 10 個需求單位索取,就要 10 次的資料處理、提供 與介接;因此資料共享可減省新業務需要向許多單位 索取資料的麻煩,更有利跨域應用,而透過大數據平 台的資料管理機制,資料擁有方仍保有對於資料利用 的審核權,可確保資料流通的安全管制」。
民國78年特考進入台電的潘組長,以電機背景 投入電力自動化工作。當時的他有很多選擇,出國讀 書也是選項之一。然而一進公司接觸到新興技術,對 他有莫大吸引力,一晃眼已逾30年。「台電已不是 傳統印象中的電力公司」,隨著能源轉型、電力供應 鏈改變,正在打造全新的基礎建設,加上對接客戶端 的改變與需求,在在需要先進資通訊技術的人才。
大數據分析中心正值第一階段的任務,潘組長傾
向從公司內部招募對大數據發展有興趣的同仁,主要 考量較熟悉單位業務,在進行說明時較能抓到痛點溝 通。數學出身的組員陳俊成就是從原來負責維護應用 系統的資訊服務組內調過來,對資訊有興趣,在大數 據平台草創時加入。作為資料擁有方與需求方的中間 橋梁,「解決別人的問題,又不增加他人的負擔」, 被他視為現階段的目標,希望透過平台協助將公司重 要的營運資料標準化,導入平台,進行分析利用,發 掘可利用的價值。
臺灣史上第一位電力交易監測員
「我是臺灣首位電力交易裁判員」,同棟大樓 26 樓的電力調度處,負責監管電力交易平台的黃晏奇博 士這樣形容自己的任務。
參考國外行之有年的架構規劃與建置,電力交易 平台的正式啟用,宣告電力市場步入共享經濟時代。 過去的電力由國營事業獨家調配,依循採購模式補電 力之不足;在平台上線後,採「日前競價」的市場機 制,台電根據天候與用電狀況,每天開出需求容量, 由參與的電力廠商出價,「價低者得」。
平台、共享經濟的電力交易模式在國內屬先例, 當市場發展一段時間後,可能出現資訊不對稱而報高 價格、單一業者獨大而市場任其定價⋯⋯等種種狀
20 台電月刊 111年2月號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