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台電月刊2023年11月號
P. 26
Lifein Taipower 電力與生活 範,尋求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行政程序加快地熱能 源發展。」 再生能源處處長蔡英聖於現場向來賓介紹「取熱 不取水」原理,也就是仁澤發電機組採用的有機朗肯 雙 循 環 發 電 系 統 ( O r g a n i c R a n k i n e C y c l e , O R C ) ,「 利 用生產井的地熱水來加熱工作流體(液態冷媒),使 低溫液態冷媒變成高溫氣態,進而推動渦輪機帶動發 電機發電;而發電後之尾水經沉澱後,95% 以上會回 注地層,以有效維持地熱儲集層壓力。」此方式有助 延長電廠壽命,進行循環發電利用,同時也因地熱水 不直接通過發電設備,能避免發電設備及管線結垢問 題,降低停機清修時程,提高設備可用率。 結合地熱發電優勢 能源轉型如虎添翼 在中油鑽井、工業技術研究院協助產能測試等前 置階段結束後,仁澤地熱發電廠接續由台電建置,於 民國111年7月正式動工,在一年之內、今(112)年 6 月併聯發電,10 月 24 日啟用,預計年底商轉。陳院 長強調,「仁澤為集結國營事業資源、共同完成推動 地熱能源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他談到,「包括加入 全球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的台積電,不少產 業面對碳中和趨勢,迫切需求百分百的綠能來源,因 有機朗肯雙循環發電系統 而與臺灣未來經濟成長息息相關。政府將會積極提高 誘因,招攬國外廠商投資,同時在法制面、執行面做 好完善規劃,盡全力促成中央與地方、國內與國外、 公部門與產業界的緊密合作,繼光能、風能之後再加 入地熱能源,促進臺灣達成2050年淨零目標。」政 府現已修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增訂地熱專章, 設立「地熱發電單一服務窗口」,有利於輔導地熱發 電業者申設流程。 截至目前,分布全國的地熱發電廠,包含新 啟用的仁澤發電廠,以及其它併入電網的清水地熱 發電廠、清水結元機組、四磺子坪、金崙全陽等 總計7.29MW, 另外明(113)年將加入中油宜蘭 土場4MW案場, 預計114年設置容量目標要達到 20MW。蔡專總暨發言人表示,「仁澤發電廠的建置 總成本約3.5億,若以年發電量470萬度、運轉20年 來計算,一度電費用為 5 元左右,與其它再生能源相 比極具競爭力。若將此次經驗延用到建置新地熱電 廠,相信又可降低整體成本。」國內隨著太陽光電、 離岸風電的持續成長,如今象徵地熱能源發展進入新 階段的仁澤發電廠正式啟用,台電仍會持續探勘其它 地熱能源潛力區域,未來將可望進一步滿足綠能穩定 供電及需求。 汽液分離槽 蒸發器 渦輪機 發電機 高溫氣態冷媒 氣冷式冷凝器 低溫液態冷媒 冷媒加壓泵 尾水沉澱池 ・發電機組由國內設計製造 ・採用 R245fa冷媒作為 工作流體,低溫熱源即可發電 預熱器 預熱器 ・取熱不取水,回注率 ≧ 95% ・容量因數可達60%以上 汽液分離槽 #3回注井 回注泵 #4生產井 24 台電月刊 112 年 11 月號 資料來源:再生能源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