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台電月刊2022年11月號
P. 13

電網的運作架構動態調整的防衛體系,進而落實加強 電廠內的第一道防衛力量、廠網之間的第二道防衛協 調與防衛設備,以及更新保護電驛硬體,建置動態模 擬系統、即時監測分析機制、電驛運轉策略模擬中心 等項目,全面提升防衛精準度與電網管理效能。
推動電網基礎建設 有賴全民支持
民國88年7月,龍崎曾因連日降雨致使塔基土 壤流失造成電塔倒塌,造成整個北臺灣跳電的嚴重事 故,促使台電不斷努力維持設備的穩定性,曾代理董 事長指出,「從101年至110年間,配電系統的事故 大幅下降,從21,000多次降到9,000次以下,這些都 是台電的努力成果。」
曾代理董事長提到,「儘管臺灣用電需求快速成 長,但實際上近20年來,台電幾乎沒有新建電廠的 空間,甚至還減少了一至二座發電廠,因此必須從既 有的火力電廠增設機組,導致電廠演變出集中且大型 化的趨勢,而近期所有的新電力來源,都是來自於再 生能源。」
綠能產業鏈形成,民間產業力量投入,成為搭 建未來電網重要角色之一,有助於推動建設發展。但 「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涵蓋層面極廣,需要投 入大量資源以及民間的支持,方能加快電網建設的腳 步,為每一個人帶來穩定、安全、永續的用電環境。
 大潭電廠 1 竹科
通霄電廠 2
新北產業園區
桃園工業區
         分散電網工程 電廠直供園區
4
橋科
5
3
南科
中科
   楠梓產業園區
大潭、通霄、台中、興達、大林等五電廠電力將分流就近直供科學園區,把主幹道容量留給民生用電。
No.719
TAIPOWER 11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