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台電月刊2022年9月號
P. 38

Lifein Taipower 電力與生活   秘書處與專家學者共同實地踏查木瓜溪上游龍溪壩,勘查潛力路徑。 為利路徑間的串聯,除電廠資源外,亦將周邊可 作路徑串聯的潛力錨點及場所點納入踏查範圍,如: 內洞森林遊樂區、罣礙居、新社白冷圳紀念公園、花 蓮吉安不盡跌水井、吉安橫斷道路開鑿紀念碑、福慧 農場微水力機組、美濃水德宮等。透過電廠人員協助 導覽解說,搭配內部共識會議,如:跨單位增能工作 坊、焦點座談會議等,蒐集第一線人員之回饋,使整 體調查資料更為充實。 為從前述 4 條潛力文化路徑草案篩選出 2 條較具 優勢路徑,由研究團隊進行後續完整規劃,於 7 月 20 日召開專家學者諮詢會議,會議中邀請具文化資產、 歷史研究專長之臺北科技大學張崑振副教授、具備豐 富遊程規劃經驗之風尚旅行社游智維總經理、有整 合行銷經驗之意點創異公司吳宜晏經理擔任委員,與 發電處及公服處同仁,以專業角度針對路徑草案之擇 定,及其未來發展性提出評論與建議。經熱烈討論, 最終決議其一採北部水力發電事業開端,緊鄰臺北都 會區具交通易達性,周邊錨點及場所點豐富,且已有 預約參觀或常態開放機制之「新店溪流域」。其二為 大甲溪流域,係見證日治時期林業(八仙山)開發、 戰後美援時期由臺人完成大壩重要設施興建,且該區 域自然生態豐富,文化觀光也具有一定的能見度。 後續團隊將針對此 2 條路徑強化點與點間串連的 敘事性,以及電力與生活、電力與生態間的關聯性, 製作提供遊程建議之文化路徑圖,並提出經營層面之 建議,期許能以活絡區域經濟、帶動地方發展,緊扣 地方創生政策為目標,結合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機 制之文化資產,搭配識別系統、指標,推廣在地遊 程,待 2 條路徑整體規劃初步擬定後,將邀請在地單 位及周邊意見領袖實際進行走讀體驗。  36 台電月刊 111年9月號 大甲溪發電廠經理 鄭財河(右一)向 團隊說明谷關壩體 設計的特徵。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