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 - 台電月刊2022年9月號
P. 3
編者 的 話 Editor's Letter 迷你小水力 來電超有力 臺灣早期的電力來源主要是水力發電,直到燃煤、油和天然 氣等火力電廠及其他能源如核能等電廠大幅發展後,水力發電才 逐漸被取代。然而經歷去(110)年的停電意外,水力發電緊急 救援的重要性更加受到肯定,如今在全球邁向淨零的能源選項 中,天然的潔淨能源發電備受重視,水力發電再度成為熱門的再 生能源。 小小的水滴,來自大自然的賞賜,經由河川進入大型慣常水 力電廠發電後,再度排入溪河中,接著又進入小水力的機組再 次發電,最後才回到大海裡。水力發電的好處是在整個生命週 期裡,水流可導入數個電廠,不停地創造發電機會!例如在濁水 溪流域,就有 2 座抽蓄水力電廠及 6 座慣常水力分廠與機組,未 來數年內還會再增加 7 座小水力電廠,讓一滴水的價值,擴大到 無限。 台電著手開發電源,供應全民電力所需的同時,也不斷思考 如何在最不影響環境的狀態下,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達到穩定供 電及供需平衡的目的。小水力對環境影響小,卻有著螞蟻雄兵的 發電實力;慣常水力可以長時間供應更多的電力;而抽蓄水力則 在日落後遞補上太陽能減弱的電力,儼然是個大型儲能電池。 全方位、多層次的利用水力的特性與魅力,水力發電的潛力更 迷人。 上游發電、下游灌溉,臺灣許多溪河,不僅是民眾與水共生 發展的「母親之河」,更創造發電效益。小水力,來電也能超有 力。 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