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台電月刊2022年9月號
P. 14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明湖抽蓄水力電廠下池水庫。 發電計畫」應運而生,目前計畫已奉行政院核定,進入 二階環評的階段,若能順利通過,可望在 123 年商轉。 除了「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發電計畫」之外,另一 個也在積極推動中的是「石門抽蓄水力發電計畫」,規 劃將石門水庫作為上池,後池堰作為下池,設置 2 部抽 蓄發電機組,若環評通過後,預計將在 121 年商轉。 若各種電源是穩定供電的拼圖,則水力抽蓄儲 能就是其中關鍵的拼圖。未來兩座抽蓄水力發電廠併 聯後,相信能將臺灣電力發展與調度推向更理想的境 界。 大自然的恩賜 大小水力齊奔流 綜觀國際能源發展趨勢皆以減煤、減碳、推動再生 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目標。臺灣對於能源發展的 理念與國際發展同步,在民國 105 年時,政府即提出以 「非核家園、永續臺灣」為宗旨,啟動國家能源轉型的 工程。 小水力發電具有潔淨能源的優點,對環境與生態 的衝擊也較大型水力發電工程小,因此許多國家開始 發展小水力發電,當中以歐洲發展小水力的歷史最悠 久,而日本則是受到311地震核災之後,轉頭重視再 生能源發電,美洲及非洲國家的小水力也都有逐漸茁 壯的趨勢。 而從電力調度的觀點來看,抽蓄儲能水力則扮演了 救援投手的角色,在再生能源供電不穩定時,充足的抽 蓄型水力,讓調度人員更有底氣。水力同時也是再生能 源的一種,並具有更高的可調控特性,剛好能與風電、 光電互補,且具有污染低、成本低、對環境友善等優 點,而其可重複、循環利用的特質,是其餘再生能源所 沒有的優勢。 水力是相當具有彈性的電力能源,在不同的位置, 都能恰如其分扮演好角色,同時也有相當多的優點。不 久的將來,水力發電廠將百花齊放,為臺灣的電力發展 史添上一筆輝煌的紀錄。 12 台電月刊 111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