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台電月刊2023年11月號
P. 51
循環經濟善用廢料 刻下歷史印記的創意巧思 金門有不少退役的木製電桿、廢封板、木橫 擔、電纜軸,金門區營業處提供這些退役材料, 在負責金門全縣公園美化的林務所創意發想下, 利用這些有著電力歷史印記的回收物,動手改造 出具有戰地意象的坦克車和吉普車,成了稀有且 可乘坐的玩具,其他還有不同造型的木頭椅、鞦 韆架等休閒設施,既可美化公園,也提供民眾休 憩使用。而出現在座椅圓盤扶手上的「交連 PE 電纜、300公尺、263公斤、台灣電力公司」的 墨色字,更能感受台電予人的純樸厚度。 另外,在電桿及高壓電塔上常見的礙子,是 連接電線桿、鐵塔與傳輸高壓電懸掛電纜間的絕 緣體裝置,在電力運輸網中,扮演著穩定電流安 全的重要角色,但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金門區營 業處同仁運用巧思,將退役礙子彩繪並裝飾有台 電意象的「台電專屬的愛(礙)子盆栽」,化身 為「金門限定版」的盆栽藝術品,展覽後捐給金 門家扶中心義賣,賦予退役供電器材新的意義。 響應「世界清潔日」淨灘守護金門海岸 塔山發電廠每年都會和金門區營業處舉辦 「聯合淨灘活動」,今(112)年9月22日「世 界清潔日」選在金城鎮雄獅堡海灘辦理,號召 近 600 位在地的機關團體及社區民眾參與,以實 際行動為維護海洋生態付出一分心力。這裡擁有 豐富的生態及自然景觀,緊鄰的金門大橋,是欣 賞自然美景、生態和日落的最佳勝地。淨灘現場 也設立許多宣導攤位,有環保局海洋教育宣導攤 位、台電除役選址溝通中心金門溝通小組、金門 區營業處台灣電力APP及電廠環境教育宣導攤 位,每個攤位都大排長龍,民眾反應熱烈。 守「鱟」活化石 為生態環境克盡己力 鱟是一種海洋底棲性無脊椎動物,是比人類 更早居住在地球上的居民之一,有活化石之稱, 每當6月到9月的繁殖季節,雄鱟會尋找雌鱟交 配,接著成雙成對游向海岸高潮線的沙地產卵, 因此有「夫妻魚」之稱,臺灣目前只剩西部沿岸 和澎湖可見到少量鱟的蹤跡,相較之下,金門是 鱟族群數量較多、並仍保有較大片棲地的地方。 塔山發電廠十分認同三棘鱟保育協會結合 傳統文化及生態保育的理念,主動表示願意進一 步合作,協辦「守鱟的故事」活動,廣邀金門在 地居民與遊客共同來參與,鼓勵民眾關心、維護 鱟的棲地環境。除了組成巡守隊在棲地環境觀察 了解現況外,還設計了許多趣味活動,例如用鱟 模製作出可口的鱟型粿,加深大家對鱟形狀的記 憶;也透過鱟生態紀錄片,了解捕魚的古老技術 與故事,藉由這些觀點的共振,思考為鱟群營造 更友善的生存環境。此外,在活動過程中,還穿 插了電力的環境教育推廣講座,讓參與「守鱟」 的學員們,不僅對鱟的生態環境有所認識關心, 也進而在生活中落實節能減碳的觀念。 金門區營業處和金門林務所聯手將退役橫擔等木料改造成坦 克車、休閒椅等造型,十分吸睛。 塔山發電廠與金門區營業處聯合舉辦淨灘活動,維護海岸生 態,也拉近與地方鄰里的距離。 TAIPOWER 49 No.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