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台電月刊2023年11月號
P. 37

 (Watt)延伸的『WATT'S NEXT 新電敢應』核心思 想,告訴參賽者設計不只能解決問題,更可創造無限 可能性。」而主視覺採用由「綠色閃電」構成指向未 來方向的箭頭符號,除賦予綠電未來的想像,亦象徵 台電的願景及持續前進的意涵。 勇於面對挑戰 電力創意擴散影響力 上屆傳達設計類社會組首獎得主吳政倫與多媒 體設計類大專院校組冠軍劉采寧,都特地到場分享參 賽經驗與感觸。吳政倫提到,「這次參賽的設計類型 是 Infographic,得將大量資訊類內容吸收後,再經由 視覺懶人包的概念來傳達。由於是第一次嘗試這種創 作,原本還在猶豫是否要參加,但希望能實現讓民眾 更直觀了解淨零計畫、提升環保意識的理想,才決定 參加,給自己一個挑戰。」 他又分享一段截稿前的小故事,「我花了非常多 的時間蒐集資料,去了解什麼是 CCUS、電網韌性、 燃料替代等知識,隨著深入了解,發現原來有這麼多 人正為永續未來的目標在努力,心中湧出感動後, 腦海也慢慢浮現作品的雛形。在交件的最後關頭,好 不容易完成的作品卻因為網路問題,差點放棄參賽。 那時轉念想到台電的各項計畫,同樣需要堅持不輟的 態度才能看到成果,這激勵了我鼓起勇氣,趕緊衝出 家門尋找解決方法,終於在截稿前五分鐘完成報名程 序。原來任何只要認為是對的事,就該堅持到底!」 以介紹何謂一度電、如何計算,以及一度電可以 做什麼的《電能使者 Electrical Power》短片奪冠的劉 采寧則提到,「剛入圍的時候,發現很多其它優秀的 作品,都具有與我相似的主題概念,或許是因為加入 了更多個人的創意巧思,才有機會獲得評審的青睞脫 穎而出。」 她還分享說,「因為我是採逐格手繪的方式製 作,所以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投稿過程也非常 驚險,幾乎也是在截稿前夕才完成報名。從決定參 賽、創作到得獎,參與瓩設計獎的過程就宛如一趟神 奇之旅。而這次的經驗,也讓我看見台電為了瓩設計 獎在推廣講座、頒獎典禮、邀請到業界頂尖設計師參 與等各個細節的用心籌辦,還藉此獲得了重要電力知 識。但對我來說最大的驚喜,莫過於見到自己的作 品在高雄捷運站被播放,心裡是滿滿的感動與成就 感。」吳政倫與劉采寧兩人都希望以個人的經歷,鼓 勵更多的設計好手來挑戰瓩設計獎。   第 23 屆瓩設計獎傳達設計類社會組首獎得主吳政倫得獎作品「幫 未來打氣.借綠能發力」,展示在臺北捷運台電大樓站燈箱。 第 23 屆瓩設計獎多媒體設計類大專院校組冠軍劉采寧,得獎作品 「電能使者」刊登於高雄捷運全線站點。 TAIPOWER 35 No.731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