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台電月刊2023年11月號
P. 31
大力推動,民間積極參與下,綠電占比已大幅成長, 目前我國民營之再生能源案場已達數萬處,太陽光 電裝置容量達到10 GW。換言之,民營業者及自用 發電設備在再生能源發電端已漸成主力,未來隨再生 能源占比逐步提高,會更進一步擴大電業市場自由化 程度。 台電將逐步轉型,「為再生能源業者服務。」 2050年看起來還很遙遠,必須做的工作卻是多如牛 毛,「我們要把所有障礙打通,讓業者快速併網。」 王總經理舉離岸風電為例,近期遇到融資的困難,經 濟部與台電一起協助設法解決。其他如申請的流程、 審查機制等,台電都盡力簡化並加快腳步,「讓 2050 年淨零排放的時間點加速到來。」 除了電源端全力協助再生能源發展外,用電端也 必須顧及,例如電動車取代油車,亦是2050淨零排 放的關鍵路徑之一,台電正與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共商 布建充電樁,「未來將布建上百支充電樁在高速公路 服務區,以及重要的交通節點上。」王總經理表示, 台電希望能與電動車及充電樁業者充分合作,降低消 費者對電動車的疑慮,進而提升購買意願,「不久的 未來,也許電動車的電可以送進電網,台電會把前端 布建好,等到車子有了這個功能後,就可以立即實現 V2G(Vehicle-to-Grid, 車輛對電網)的想像。」 從現在到未來,台電將導入各種科技減碳,例如 以零碳能源取代部分燃煤及天然氣發電機組,「從天 然氣混5%氫氣開始,分階段增加混燒比例,2040年 就可能達到 100% 燃氫。」 最後,王總經理指出,智慧科技的發展必然會改 變用電模式,「半夜在家中醒來,腳觸地的瞬間,電 燈會自動點亮。」科幻電影裡的情節,也將在不久的 未來,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積極發展電動車 臺灣有望超越歐洲技術 「電池、市場需求、差異化以及技術,是驅動 電動車發展最重要的四個因素。」KIA 李總裁認為, 愈早投入電動車技術開發,對產業愈有利。此外,電 台電總經理王耀庭應邀暢談電業的新能源與新科技發展。 動車的智慧科技與各國的基礎建設有關,「臺灣、美 國及韓國,都很有機會追上歐洲車廠。」此外,李總 裁也呼應台電王總經理對電動車未來發展的想像,目 前一台電動車電量約 70 kWh,是一個家庭十天的用 電量,「電動車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儲能設備」,因 此,V2G 的可能性即有機會成為未來的日常。 能源與科技再升級 未來想像終將實現 另一位與談人漢翔馬總經理則從國防工業的角 度分享本次主題,說明做為國家重要機構,如何在打 造逆全球化的供應鏈過程中,在綠能產業方面發揮影 響力。 最後,主持人葉教授總結,許多科技在當下聽 起來很不可思議,但都會逐漸進入到日常生活裡,例 如十年前已經在談電動車的可能性,而現在,電動車 不僅已經上路,每年銷售量更以倍數成長。在能源轉 型的浪潮下,許多的挑戰才剛開始,現在習慣的模式 必定會面臨崩解及重建,小到個人生活,大到產業, 2050淨零不只是國家政策目標,也將成為每一個人 的未來生活。 TAIPOWER 29 No.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