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台電月刊2023年9月號
P. 29

 礎設施是台電最大的資產,如果能在相關基礎設施及 發電設備的規劃導入「循環營建」的概念,將更有助 台電於循環經濟的轉型與實踐。 工研院呂經理透過「從 ESG 的永續趨勢看物料循 環與淨零」專題報告點出,企業社會責任除了讓股東 賺錢,還須以天下為己任;透過環保工作的演進,搭 配揭露機制,以及導入資通訊科技來進一步強化 ESG 驅動力。在環境議題與焦點方面,也分享淨零排放與 循環經濟對企業發展的創新改變。臺灣營建研究院黃 執行長則於「台電循環營建推動指引說明」專題中 說明,台電擁有大量的電力基礎設施與設備,如何在 相關基礎設施及發電設備的前期規劃、設計採購、施 工、營運使用、乃至於除役時,導入「循環營建」概 念,為當前循環經濟推動的關鍵項目。 物料循環經驗分享 成就永續未來 會中並就「ESG、循環營建、循環經濟以及淨零 碳排」等議題進行討論與交流,在循環營建方面,桃 園國際機場楊董事長以過去在水利局服務時的經驗分 享,在防洪治水與河川整治工程,採用生態工法且減 少剛性構造,特別是就地取材,採用舊有的物料,達 到水利工程資源循環再利用。台電工程量體龐大,導 入生態與循環的概念有其必要性。他也相信在循環營 造上,「如果台電做得好,臺灣會更好」,希望大家 可以一同來努力。 循環臺灣基金會黃董事長則以永續的概念分享看 法,他提到,地球有三高「高排放、高污染、高資源 使用」,起因於經濟模式出了問題,創造許多外部危 害,因此推動永續循環已是刻不容緩。循環建築除了 綠建築與使用環境友善資源之外,建議可以從需求端 與供應端來做系統性的規劃。他也提倡循環淨零三部 曲「好主意、好生意、好治理」,當好主意可以變成 好生意,才有機會被企業採納,在兼具好治理後,才 能將好主意、好生意永續經營。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李教授則強調須從源頭即考 量到未來的廢料循環利用規劃,他分享過去推動土方 銀行的過程,將營建挖出的土壤加以儲存與分配,達 到資源循環再利用,也形成土資材管理。很多營建材 料如果不從循環經濟加以規劃,很容易成為廢棄物, 且從長遠角度來看,這樣並不符合經濟效益。因此他 建議如果一開始就能夠以連結性的考慮來規劃營建計 畫,才能達到循環經濟的目的。 張教授分享過去與公部門將廢玻璃應用到鋪設路 面的經驗,但發現此舉僅是解決廢棄物的問題,並未 能達到資源循環,因此他再度規劃,也才有後來春池 玻璃的誕生,將循環經濟發展出另一個典範。循環經 濟不僅可從資源循環出發,還有助減碳,所以他也呼 籲大家要有信心,循環經濟的推展絕對可以降碳排。 具體落實循環概念 環保與經濟共生新時代 會後,由徐副總經理總結會中討論觀點並表示, 「台電不怕做困難的事」,只要台電認定是有價值的活 動都會持續推動,因此未來推動營建工程循環永續即 使面臨挑戰也會努力推動。期望透過平台方式集結各 單位同仁想法,先行實踐手頭可作之事,有成果後再 推展下去,確保台電營建工程循環永續可持續進展。 台電透過研討會針對循環營建及設計概念的深入 探討,希望能具體落實到公司各單位辦理工程的規劃 設計、施工過程、營運與拆除等各生命週期階段,都 能考慮到材料的來源、使用和回收,讓資源做最適宜 的規劃運用,為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營建工程循環永續研討會」透過分享交流觀點,有助於台電未來落實 循環營建之推動。臺灣營建研究院執行長黃榮堯(右 1)擔任引言人, 與談人左起時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教授(現為中原大學講座教授)張添 晉、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名譽教授李咸亨、循環臺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 徵、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偉甫、台電副總經理徐造華。 No.729 TAIPOWER 27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