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台電月刊2023年9月號
P. 15
邁向淨零必然趨勢 能源轉型為關鍵 淨零對全世界都是一項極大的挑戰,有許多的 困難與不確定性,但各國為了共創永續環境,紛紛 積極投入研發、測試相關的新型技術,科技發展日新 月異。副總經理徐造華強調,我們不能以現有情況來 侷限對未來的想像,而是應該大膽設定目標(Think Big),集眾人之力多方嘗試、廣為接納各項技術,探 討出最適合臺灣的在地化模式,逐步實現前進(Start Small)。同時也必須大力普及、宣導相關知識,如舉 辦案場導覽、說明會等活動,創造雙方溝通交流順暢 的場域,讓廣大民眾一同來支持相關電力設施建置, 這股力量將成為極強大的助力,使淨零轉型之路大步 邁向康莊。 而再生能源處除了持續開發陸域風力外,也朝向 離岸近海拓展風力新場域。再生能源處處長蔡英聖提 到,當前最大目標,是如期完成台電離岸二期計畫, 並在2025年順利達到陸域風力370 MW、離岸風力 403.7 MW 的開發容量目標。台電首座離岸風電運維 中心「光源之石」亦將在民國113年底完工,作為離 岸風電運維基地及再生能源設備材料倉儲中心,外觀 由太陽光電板包覆,遠看就像是一隻「穿山甲」。未 來預計年發近 100 萬度綠電,除了自給自足,還能回 輸電力,可望成全臺第一座淨零排放建築,更是臺灣 綠能發展從規劃走入日常運維的里程碑。 台電身為經濟部「氫能推動小組」成員,肩負 「發電應用導入」的重任,目前規劃興達發電廠與西 門子能源公司合作,預計於民國113年達成「燃氣混 氫」5%發電示範目標。氫氣屬於無碳燃料,燃燒速 度快,如果與天然氣進行適當比例燃燒,能有效降低 二氧化碳排放量,「氫能」也因此成為七大淨零轉型 關鍵之一。而中央研究院也正在開發「去碳燃氫」的 相關技術,估計若將 30% 的甲烷裂解,產生氫氣與天 然氣混燒,即能以減少 20% 發電量為代價,換得 30% 的減碳效益。此外,為進一步減少碳排放,台電也尋 求使用零碳燃料「氨」作為替代化石燃料的解方, 因此近年亦同步推動「燃煤混氨」,與日本三菱重工 簽署 MOU,預計在 2028 至 2030 年達成混氨 5% 示範 目標。 台電亦在台中發電廠內進行碳捕捉研究,捕捉 機組排放尾氣中的二氧化碳,並設置「減碳技術園 區」,目前已完成微型測試設備的建立並進行少量二 氧化碳捕捉,捕捉後的二氧化碳濃度可達 99.9%。未 淨零中期(2030)風電及光電策略發展目標 累計 設置量 累 計 2025 5.6 2025 2030 (2030減碳量達2,465萬噸) 13.1 GW 2030 (2030減碳量達1,945萬噸) 1 政策創造市場需求 2 優化技術擴大量能 3 市場扶植產業發展 4 人才培育在地深耕 1 開發適宜設置空間 離岸風電 太陽光電 資料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淨零轉型之階段目標及關鍵戰略」 註:該減碳量係以電力排碳係數 0.502 換算 GW 2 設置量 20 GW 31 GW 推動電網靈活併聯 34研發高效產品應用 提升系統安全可靠及模組回收 No.729 TAIPOWER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