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台電月刊2023年6月號
P. 22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大甲溪發電廠的環教講師們試教核心環教課程「綠能點點名」,此 課程藉由各式綠能發電教具進行實驗,讓學員理解風力、水力、 太陽能發電及燃料電池的原理。 多年保育實績 大甲溪電廠獲環教場域認證 大甲溪發電廠自民國 109 年起,委託專業團隊於 廠區周邊進行發電及環境教育資源調查盤點,規劃符 合電廠特色之環境教育課程方案並進行相關培訓,推 動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由廠長 兼任執行長,2位副廠長兼任副執行長,轄下設有環 教組織分工兼任相關環教工作,並召募志工,培訓專 業導覽及解說人力。 電廠環境教育課程方案,目前已定有「水電奇 航」、「綠能點點名」及「悠遊馬鞍說生態」等3套 核心課程,另有「大甲溪七座發電廠整體介紹」等 7 套中、長期課程方案規劃中,期待將大甲溪上至下游 各電廠串連,形成完整而具系統的環境教育。 大甲溪發電廠廠長劉演鎮表示,在申請環境教育 設施場所認證前,電廠已辦理多年生態及能源推廣活 動,如魚苗放流、生態電廠及水力發電機組導覽等。 水力發電廠設置地點多依山傍水,才成為各種生 態和物種的庇護所。大甲溪發電廠整合既有發電設施 與在地人文特色等打造「馬鞍壩生態園區」,園區內 除了鷺鷥島,魚道也相當值得一覽。為保留原生魚類 洄游習性及供給水壩下游生態發展基流量,台電特別 設計興建生態魚道,建壩期間,電廠同仁花了很多心 力調查在地魚類生態習性,一次次用水工模型模擬測 試魚道流速及梯度,使馬鞍壩正式完工後,得以保留 當地魚類原始習性,永續繁衍。 不僅如此,大甲溪發電廠也正持續積極進行地區 共融與資源整合計劃,與生態保育學者及在地白冷國 小攜手打造引蝶綠廊,共同規劃蜜源植物種植與蝴蝶 生態園區建置,促使周邊環境能成功「引蝶現蹤」, 預計於今年 6 月下旬辦理環教場域揭牌巡禮活動,展 現台電落實環境永續理念的豐碩成果。 馬鞍壩中特地保留了鷺鷥島(左圖)做為鷺鷥的棲地,主幹道旁為環境教育空間,一旁有魚道(右圖)。近年魚道進行改造與強化,邀請 日本專家合作,重新規劃,讓洄游魚類更容易回家。 20 台電月刊 112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