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台電月刊2023年3月號
P. 47

 1 古今大不同!電表並非每戶都有? 在電力尚未普及的日治時期,電燈(閩南 語:電火)為一般人的用電大宗,當時為求 方便,電費計價是以幾盞燈為基準。不過由於電表造 價昂貴,因此除了個人及屬性特殊的俱樂部之外,只 有特定用戶才會裝設電表。而根據 1905 年 10 月份繳 交電費金額的前十大用戶來看,電費支出最多的為料 理屋、劇場、旅館、貸座敷(青樓)、雜貨商、藥商 以及銀行業,其他一般用戶則是依用戶申請使用的燭 光數,按月定額收取電費。 2 第一顆國產化電表問世  國產化電表 第一顆國產電表最早可回溯至 1955年,由大同公司與日本 東芝株式會社合作,因而才有 I-11T型單相二線式家庭用戶 電表,以及 D-61T 型三相三線 式工業用戶電表。  早期鋁製電表箱 為避免線路裸露,且防止他人 碰觸電表,電表本身都裝有電 表箱與封印鎖。  在臺灣經濟迅速起飛後,各種家電用 品不斷推陳出新,用電需求也隨之攀 升,導致違規用電的事件屢見不鮮,造成台電公 司線路損失。為了普及電力系統,並且推動農村 電化,全面裝設電表是不可或缺的關鍵,為此台 電曾派員遠赴日本取經,將電表相關技術帶回臺 灣,投入國產電表的研發與製造,自此也正式邁 入電表計費的時代。 3 封印!防止違規用電的小幫手 為防止民眾違規用電,電表的外殼會以封印 鉗壓鉛進行封印,且為避免封印鉗遺失被 民眾仿製,台電公司更特意將封印鉗列上編號,並在 封印後的鉛塊上印有文字和台電圖樣。若封印鉗不小 心遺失了,甚至得大陣仗地把所有相關的封鉛全部換 掉。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初為解決違規用電的做法, 也因防盜鎖扣的塑膠扣環誕生,而漸漸地被取代了。 臺灣現存第一個電表 於 1914 年首度出現,為日本芝浦公司代理自 瑞士LANDIS & GYR公司所製造的機械式電 表,外層特別塗柏油處理,藉此防止氧化。   封印鉗&封印鎖 封印鉗屬於列管品,本身有編號,所 以如果不幸丟失封印鉗,為求謹慎便 得替換所有相關的封鉛。  No.723 TAIPOWER 45  


































































































   45   46   47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