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台電月刊2023年3月號
P. 11
抽蓄水力的原理是在供電離峰時將水抽至上池(日月潭)儲存,供電尖峰時放水至下池(明潭水庫)發電,是早期利用自然環境發展出的儲 能型式。圖為民國 84 年正式啟用的明潭抽蓄水力發電廠下池。 生能源變化,因此將這裡1,000 MW中的500 MW 規劃為複合型儲能系統。今(112)年 2 月,第一家 複合型儲能(E-dReg)業者順利於平台提供輔助服 務,台電對儲能的 3 個期望:調頻、快速反應、電能 轉移一一達成。電力交易平台需求、技術規範明確, 並兼顧商業模式,都是讓業者願意投入儲能開發的 重要因素。 儘管儲能系統是能源轉型重要的一環,「但仍屬 於再生能源發展的配套之一。」吳專總強調,再生能 源與儲能系統有主從關係,儲能應跟隨著再生能源 發展腳步建置;而再生能源的發展是動態的,因此, 對儲能的需求也會滾動調整。他分析儲能需求變化的 幾項因素,首先儲能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必定會 損失部分效能;其次火力機組必須維持供電狀態,才 能在事故發生時,立刻升載應急。因此,以台電的立 場而言,只有當傳統機組降載到不能再降,而再生 能源電量又過剩,這時才會需要儲能系統儲存多餘 電力,或用以製氫。「而儲能系統的收益必須透過電 力交易平台競價。因此業者投資前必須先了解儲能政 策及台電的需求及風險,並審慎評估。」 再生能源神隊友 穩定電網好幫手 儲能系統迅速發展與再生能源發電量提升密不 可分。 儲能系統得以成為再生能源最強神隊友的原 因,除了電池成本顯著下降,最重要的原因在於電 池儲能的快速反應能力。當呈現不穩定狀態時,儲 能系統可以以毫秒的速度快速反應,以人的知覺來 說,完全感受不到電力頻率的改變,而家中電器亦 不會受到任何影響。是以在全球發展再生能源電力的 過程中,建置儲能系統往往被一併納入考量。 儲能系統的快速充放電特性,可協助調節再生 能源發電併入電網,減少系統頻率波動、維持電網 穩定,更可善用儲能電池儲存白天太陽能發電量過 TAIPOWER 9 No.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