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台電月刊2023年2月號
P. 33
煤量;與此同時,屬於民營電廠的麥寮發電廠則納入 環保調度,在兼顧電力系統運轉安全與合約規範的前 提下,台電會視空氣品質狀況,主動協調麥寮發電廠 進行機動調整。」
電廠「友善降載」、「自主降載」現行措施,則 進一步依實際空品狀況實踐減碳降排。林調度監說 明,「台電會依照空氣品質當日或隔日預報的內容, 若預測空品指標達橘色等級,則會預先安排機組降 載;若當天的空氣品質指標狀況不佳超過橘色等級, 便會採取自主降載措施。」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去(111)年台中發電廠全 年用煤量約為 1,234 萬噸,較前(110)年 1,254 萬噸 減少 20 萬噸,除了因 111 年的用電負載成長率較 110 年僅有微幅增加 0.95% 之外,其中的原因即包含台電 配合政府能源政策,降低整體發電排碳量,以及涵蓋 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發電量持續增加,還 有水情狀況較好使水力發電正常發揮,得以遵從「綠 電先行」政策,運用再生能源減少中火、興達、協和 等發電廠燃煤及燃油機組的運轉量。
再生能源有成 利於用電調度
再生能源目前在國內的發展遍地開花、成果浮 現,按照去年度 12 月份數據,風光齊力發電超過 600 萬瓩,以台電在民國111年12月22日當天的全國發 電資料為例,太陽及風力瞬時發電量合計達 610.8 萬 瓩,佔當下整體負載約23.5%,其中包括太陽光電 514.5 萬瓩,風力 96.3 萬瓩。
位於日月潭的抽蓄水力發電機組,同樣是中央調 度中心的一道利器,林調度監指出,「具儲能效果的 抽蓄水力發電,過往通常是夜間離峰時段抽水儲能, 白天尖峰時段放水發電。如今隨著風、光電的大舉投 入,為了增加調度彈性,也會讓抽蓄水力電廠在白天 抽水儲能,以因應再生能源的高滲透性。」
考驗調度方針 擬定對策朝既定路線前進
儘管依照政策,電力調度以再生能源優先,然 而再生能源較不穩定的特性,以及每年實施的「擴大
自主減煤方案」,如何取得穩定供電與減碳排放間的 平衡,事實上也成為中央調度中心的新挑戰。林調度 監說,「近年來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十月秋老虎的炎 熱氣候常導致用電量仍持續偏高,但為配合自主減煤 方案,全國瞬間少了五部大型燃煤機組的發電量,有 時候會造成備轉容量率偏低,不得不調整大修排程因 應,這會對修護單位的人力協調及電廠單位的工期縮 減產生非常大的壓力。」
林調度監又提到,「太陽光電發電量會隨著日照 至中午達到最大量,此時燃煤、燃氣機組須配合降載 或停機;但中午過後,太陽光電發電量會開始逐漸降 低,便須指令燃煤、燃氣機組升載或重新併聯運轉。 然而,過度頻繁調整指令機組升降載,也容易使這些 原本屬於基載機組的電力設備維護成本增加。」
「目前台電正在推行的『光儲合一』,透過儲能 系統的建置,能將太陽光電的不穩定性降到最低,有 利於下午至夜間的電力調度。」他強調,「還有『以 氣換煤』,以天然氣機組替換燃煤機組的發電計畫, 亦可發揮兼顧穩供與環保的功能。」接下來,台電將 以發展儲能系統、精進再生能源發電量預測技術等多 元策略,持續落實穩定供電、減碳排放,進而改善空 氣品質的目標。
台電中央調度中心調度監林昭琦提到,除了火力機組降載,台電 同時也透過儲能及再生能源等不同方式,在邁向淨零排放目標的 同時兼顧穩定供電。
TAIPOWER 31
No.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