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 - 台電月刊2022年11月號
P. 2
讀Reader response
者迴響 迴響章節:
717 期內容「台電 2022 年環境生態復育 『蘭嶼蘭花回娘家』」
過去遍地可見的花朵,卻因為過度 採集和棲地消失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記憶 中,所幸台電及在地鄉親的動員下,成 功復育這些嬌嫩的花朵,不僅是推展觀 光,更將復育計畫帶入校園,使環境永 續的概念向下扎根,可預見未來這項計 畫的永續發展,期望未來有機會一睹遍 地蘭花的蘭嶼。台電身為蘭嶼上最大的 企業,在落實社會責任的同時,兼具經 濟發展及自然保育實屬不易,長期投入 金錢人力等資源,可見台電對計畫的重 視,復育的漫漫長路,正要進入關鍵時 期,相信在多方單位的努力下,不久的 將來,會看到名副其實的「蘭」嶼。
現任員工 YT CHOU
迴響章節:
718 期 「居家能源管理系統發展趨勢」
隨著國際能源供需危機浮現,期待持續發展與精 進居家能源管理系統,展望未來能透過手機軟體即可 獲得有效的省電方案,例如視覺化呈現生活中的各種 用電狀況數據、偵測各家電是否有異常用電量、提供 節能建議及預期節電效果,當推廣普及至各家各戶, 讓每個人都深刻感受自己的耗電量,便能有動力實際 改善用電習慣,使能源使用更加有效率,保護地球環 境並永續發展。
現任員工 Ellen Tang
台電月刊,為您傳遞豐富、有感、來電的話題。 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迴響章節:
718期 「台電冰棒 在地好 滋味」
記得小時候和家人出 門旅遊,路過電廠也都會 特別停留買支冰棒,然而 台電為什麼會生產冰棒? 電廠與冰棒究竟有什麼關 聯?卻鮮為人知。透過這篇 文章,讓吃冰不知冰棒由 來的我得知,原來是當年 建造水力電廠時留下的製 冰設備,電廠福利會突發 奇想讓原本準備廢棄的製 冰設備迎來事業第二春, 才讓今天的我們有各式各 樣物美價廉的冰棒。
迴響章節:
718 期 「設計驅動創新 藝術綻放在 地關懷」
最近常有朋友告訴我,「電費 通知單也變太可愛了吧!」「人孔 蓋杯墊竟然是台電做的喔!」這些 驚嘆,每每讓我感到驕傲。但又不 免心想,台電在大家心中還是這麼 的傳統嗎?如同王總經理在文章中 表示,台電是百年企業,在專業領 域的堅守傳承,加上創新思維的改 變,「希望讓民眾覺得我們是又老 又新的」。現在進行式的「台電翻 轉」,用設計帶動創新,期待未來 的台電展開更多友善互動形式,更 接近民眾,更貼近人心。
現任員工 Ellen
現任員工 Nina 迴響章節:
718 期「誰說台電不浪漫 與民眾中秋相約金瓜石」
歷史的進程一如四季遞嬗,每個階段都有其特殊價 值與風采,百年企業的台電,更是如此。而保留著這些 歷史故事的台電古蹟建築,就像是沈默的歷史說書人, 承載著無數過往時光的光輝逸事。從金瓜石的史蹟維護 與公共藝術的結合,可以窺見台電秉持著與故鄉共存共 榮,永續發展之遠見,對文化的維護與發揚不遺餘力, 在同仁的努力之下,這些史蹟在繁華盛世後雖然回歸於 沈靜平淡,但它的每一處陳跡,仍流離著無數的燦爛與 輝煌,留予後人尋訪。 現任員工 許伊玲
投稿 須知
.投稿以 200 字為限,撰寫對《台電月刊》各期單元之心得感想,如獲採用,每則奉酬新臺幣 200 元整。 .稿件標題請註明「讀者迴響專欄」,並寫明投稿人真實姓名(若用筆名請另註明)、服務單位、聯繫方式。 .電子檔請傳送至 Email:d05104@taipower.com.tw。
.如有任何問題請與本刊聯絡,電話:02-23651234 # 8643。 .稿件如經刊登,視為同意本刊可將該稿件用於紙本外一切用途,並不另付稿酬,如不同意請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