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台電月刊2022年9月號
P. 42

Lifein Taipower 電力與生活    40 台電月刊 111 年 9 月號 選 讀 81  「電力」是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能 源,對於生活在臺灣的民眾,打開電燈 開關就可得到照明、插上插頭可為手機 充電,夏天吹冷氣、冬天用電磁爐吃火 鍋,生活的一切都相當方便,但彷彿源 源不絕、如空氣、陽光般的電力並非天 然存在,它需要經由發電機組生產,而 且由於臺灣缺乏如煤炭、天然氣等自產 能源,生產電力所需燃料大多自國外進 口,因此電力是得之不易的珍貴資源。 文、圖|電源開發處 目前臺灣的電力大致包括燃氣、燃煤、核能、水 力、太陽能及風力等,其中燃氣與燃煤為火力發電, 發電量占比超過 70%,是目前最主要的電力來源,一 般而言電源開發會依據用電成長的預測資料,適時 推動發電計畫,規劃興建合適大小的新機組充裕電 力,以滿足民眾的用電需求,然而,為達成環境保護 的目標,在滿足電力的同時兼顧環境生態永續發展, 如何利用臺灣自有資源發電,已成為台電最重要課題 之一。 臺灣自產能源多來自於天然水資源,每年春 雨、梅雨及夏季颱風等帶來豐沛雨水,年平均降雨量 2,500 毫米約為世界平均年降雨量 3 倍,但是臺灣河川 短小湍急、腹地狹小,且降雨強度高,雨水降落後馬 上就流入大海,無法有效充分利用,所以臺灣能源發 展需多加妥善利用水資源。 臺灣早期水力發電以開發大型慣常水力為主, 大多需要建設水庫、水壩或攔河堰等大型土木工程, 但近年來因水資源及土地多已開發利用,較無合適 之河川或土地開發大型慣常水力,且環境保護及工程 品質要求提升,導致投資成本大幅增加,使得大型水 力發電計畫開發更加困難;目前政府積極發展再生能 源,其中水力發電方面朝向利用既有水利設施,包括 水庫、堰壩、水力電廠、灌溉渠道等來發展小水力發 電,政府配合小水力發電發展目標,將再生能源發展 條例中「川流式水力」修訂為「小水力發電:指利用 圳路或既有水利設施,設置未達 2 萬瓩之水力發電系 統。」,且適時調整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提高民 間參與開發小水力發電的意願,加速建置再生能源發 電量。 台電配合政府再生能源政策,積極尋找全臺灣合 適之小水力發電可能的廠址,研究設置小水力發電機 組地點的可行性,篩選出具開發效益的廠址,可能的 廠址需具備流量相對穩定及一定程度的跌水落差或坡 降(約2%~4%以上),才較具有開發價值。台電開 發小水力發電計畫之特色及優勢,在於可充分利用水 資源,且不影響既有水利設施供水功能與營運安全,  自然界的無盡藏 小小水力有大用  


































































































   40   41   42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