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台電月刊2022年9月號
P. 19

水量充足而再利用於發電。發電後的尾水排放回原來的 穩壓池,到下游進入臺灣自來水公司給水廠。裝置容量 1.935 瓩,預估年發電量可達 8.0971 百萬度。 湖山小水力機組在民國 108 年現場動工,與景山小 水力機組同樣面臨到疫情的阻礙,遇到缺工及國外技師 無法前來進行機組安裝及測試,但所幸一一被解決。發 電機組目前也已完成 720 小時試運轉測試,若後續的查 驗過程順利,預計在今(111)年 11 月可正式商轉,並 交由明潭發電廠遠端遙控操作與維護。 一滴水發七次電 集集攔河堰沿線工程 就在湖山小水力機組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集集南 岸第二小水力機組也正在興建。集集攔河堰是全臺最大 的攔河堰,在民國90年建設完成,是中部相當重要的 水利設施,主要功能就是將濁水溪的溪水攔截下來,並 分別經由南北兩個出水口,將水送到彰化、雲林地區使 用。 集集攔河堰的南岸聯絡渠道新建段,擁有高達 13 座跌水工形成的落差,經勘察後認為集集攔河堰南岸 聯絡渠道十二、十三號跌水工的跌水落差最大,因此 選定為集集南岸二發電工程的基地。集集南岸二設計 流量為45CMS(立方公尺/秒),落差高度僅8.7公 尺,屬於「水流量大、低落差」的發電環境,因此選 用「燈泡式水輪發電機」機型,這機型同時也是台電 首次使用。 雖然找到與地形完美配合的機型,但集集攔河堰沿 線工程的開發之路卻依然充滿變數。水力施工處小水力 工作隊經理黃于恒表示,過去台電的建設用地,大多是 台電自有土地,所以一旦環評通過後,很快就能進入執 行階段。而集集聯絡渠道沿線規劃的電廠比較特別的地 方是,雖為國有地但長期租給農民使用,因而在產權及 地上物所有權等方面,需要更多的協調與溝通。黃經理 說,在其他廠址則有私有地的產權需要處理,由於其所 屬單位為單純的施工單位,與民眾面對面溝通的經驗不 多,還好有台電輸變電工程處中區施工處的豐富經驗與 協助,而能在初期用地取得上,逐一排除困難。 土地的問題解決了,接著遇到了工程上的困難。不 同於水庫型,水路型的小水力在開發過程中,隨時要與 水爭地、爭時間。營建處水工組課長翁逸萍表示,由於 集集攔河堰是中部重要水利設施,它提供六輕及中部一 帶的用水,所以在開發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工程進度, 還必須隨時配合水利設施原本的運作,絕對不能影響到 下游用水。例如集集攔河堰每年會有一段時間要歲修, 大約在 11 月底至 12 月左右,這段時間是全面停水,所 以在規劃工程進度時,渠道牆體開孔、閘門及吊門機安 裝須趁全面停水時進場施作,工期極度壓縮。此外,這 段時間要避開機組有水測試,因為測試是需要連貫的, 中途不能沒水,如果測試不足又要重來一次,就浪費時 間了。 沒有水會影響測試,但水太多也影響工程,綜合施 工處機械工作隊課長張福哲描述現場情形,表示集集南 岸二工程問題最多的都是水,因為工程就在河川附近, 地下水位高,在開挖時就常有滲水狀況,每逢強降雨時 不僅淹水,還造成渠道淤泥混濁難以施作,導致期程受 影響。而營建處水工組專員張鄭璨則補充說明,不光環 境,水也連帶影響工程設計,因為現場地下水位高,水 的浮力過大,導致前池的結構物要另外與緊臨的基樁以 植筋共構施加調整以符合現場情形,林林總總的小狀況 都增加了工程的難度。 剛完工的湖山小水力機組。  No.717 TAIPOWER 17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