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台電月刊 vol.710
P. 29
淨零之路的機遇與挑戰
雖然淨零承諾已成為主流,但仍需藉由實際行 動來實現。BNEF 認為一個完善的淨零目標,須涵蓋 整個價值鏈,並應同時包含中期以及2050年之前的 目標規劃。此外,選擇適合的淨零排放路徑也很重 要。BNEF 預測了三種淨零路徑情境,三種情景的再 生能源之部署量,均需大幅增加,而電網整合、土 地使用和流程規劃等,將是各情境執行過程中所須 翻越的高牆。
日韓氣候政策對電力行業 和電力市場的影響
日本已宣布2030年時將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提 高至40%,大幅降低煤炭與天然氣的使用,並提升 電力結構中可再生能源與核能的比例來達成承諾目 標。然而,在國際燃料價格上漲的情況下,BNEF 認 為日本電價上漲是不可避免的。
韓國計畫將再生能源發電量提高到 2020 年的 5 倍。另外,韓國電力 (KEPCO) 及其轄下六家發電子 公司,皆已承諾將在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目標,並 計劃逐步淘汰燃煤發電,積極建設浮動式太陽能及 離岸風電,推廣氫能與碳捕捉的應用。電力市場改 革對加速韓國能源轉型非常重要,2022 年 3 月總統 大選將成為韓國碳市場能否改革成功的關鍵一役。
電網端的儲能產業發展
近年來,全球儲能市場飛速成長,BNEF預期
2030 年時之規模將達到 2020 年底的 20 倍以上。能量 轉移是儲能目前最主要的應用領域,相對於風力發電 儲能的商業應用仍處於探索階段,太陽能已相對成 熟,並成為驅動儲能成長的主要推手。
BNEF 預測全球鋰離子電池之年度需求將大幅成 長,並促使電池製造商積極佈局全球產能與上游供應 鏈。雖然鋰離子電池將是2030年前的主流技術,但 BNEF認為鈉離子電池的低成本特性,使其能在2025 年左右開始在儲能產業嶄露頭角。
再生能源產氫的經濟性及 氫能發電之展望
BNEF預測2022年的電解槽市場規模將達到 2020年的4到5倍。隨著規模效應以及新材料和設 備的改進,全套水電解系統的成本將在5年內下降一 半。相較於在交通領域的發展,氫燃料電池在發電市 場的增長較為緩慢。在以氫作為燃氣機組燃料方面, 因為需要考量氧化氮排放以及氫氣燃燒帶來的問題, 能量轉換效率會低於天然氣燃氣機組。
BNEF 認為氫能發電目前無法直接替代煤或天然 氣發電,而是扮演著輔助性,經濟性更好的清潔電力 發電技術,來共同取代化石燃料發電。
數位化浪潮已席捲各大產業,電力產業也不例 外。通過數位化,電力企業可強化其核心業務或是開 創新的業務機會。在推廣方面,企業則可藉由增加內 部人才儲備、建構外部創新生態網或與初創企業和研 究機構合作來實現數位化。
綜合研究所所長鍾年勉代表台電參加 BNEF 研討會。
台電董事長楊偉甫發表開場致詞 ( 左 )、台灣電力工會理事長吳有 彬 ( 右 2)、台電總經理鍾炳利與會參加 ( 右 1)。
TAIPOWER 27
No.710